專題

標籤:

疫症、蝗災交煎  糧食危機迫在眉睫?

作者:日堯

近幾個月,我們的焦點都定睛於近在咫尺的一場瘟疫之上。其實,地球村裡還在上演著一場鋪天蓋地的蝗災,到底這兩者有何關連,又怎樣影響著我們的現在和未來?

「隨著2019冠狀病毒的疫情全球擴散,其對貧困社區的影響,已經從健康危機演變為迫在眉睫的糧食危機,預計全球糧食不足和因此對生計造成的打擊,將比病毒本身威脅更多人的生命。」宣明會生計改善技術顧問何沛璇表示。同時,加上蝗蟲在非洲多國肆虐,亦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危機。對於世界多國共同協議和努力邁進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二):消除飢餓,預期也將帶來負面的影響。

世界消除飢餓的進展

根據《2019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在消除飢餓方面,令人擔憂的是自2014 年以來,飢餓人口的數量持續上升。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狀況明顯惡化,營養不良人數從2014年的一億九千五百萬上升至2017年的二億三千七百萬。至於兒童發育遲緩和消瘦情況雖然有所下降,但速度不足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具體目標,一億四千九百萬名五歲以下兒童,在2018年仍然長期營養不良,主要居於南亞地區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報告指出必須要加大力度,才能實現至2030年將發育遲緩兒童數量減至八千三百萬的目標。

上述報告亦提出賦予小規模糧食生產者充分參與發展的權力。由於這群生產者一般較為貧困,能力和資源亦有限,以致他們經常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也欠缺進入市場和獲取服務的機會。可是,這群小規模糧食生產者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等蒐集到數據的國家,他們佔所有糧食生產者的比例從百分之四十至八十五不等。所以,協助他們可持續地管理自然資源,適應氣候變化,並克服進入市場,獲得資源、資訊和知識的障礙,將有助解決世界的飢餓問題。換句話說,可持續發展目標(二):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的目標,以現時各國的實踐步伐來說,仍然難以如期實現,更何況本年疫症蔓延及蝗災肆虐,將進一步推遲各國實踐承諾的步伐。

蝗蟲肆虐  孩子深受其害

由本年初起,蝗蟲開始在非洲肆虐,有專家指出這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由於非洲多國去年屢次發生風暴,帶來的降雨和潮濕的天氣,有利蝗蟲繁殖。接二連三的蝗災、風災、水災和旱災,預計隨之而來的,就是嚴重的糧食危機。

聯合國世界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出,規模覆蓋一平方公里的蝗群,牠們每天的進食量已經相等於三萬五千人所吃的。其中飽受影響的肯尼亞,現正面對七十年一遇的蝗災,當中最龐大的一群蝗蟲長達六十公里,闊四十公里。其他非洲國家亦難以倖免,包括安哥拉。當地由於飽受近三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影響,逾二百八十萬人正急需人道援助,其中約八萬五千名孩子患上營養不良。由於當地人多以務農為生,缺乏其他收入來源,有些孩子因而被迫輟學打工或結婚,為家人換取糧食。
年僅十五歲的安哥拉女孩卡沃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只能出賣肉體以購買糧食,養活殘疾而未能工作的母親,還有年邁的祖母。雖然卡沃也替人拿衣服去清洗,但賺到的收入不多。為了熬過旱災及糧食不足的日子,她唯一可以賺錢的方法,就是出賣自己,卻時常被騙,有時每次只能收到四十美仙,以致有時一家人,也要餓著肚子睡覺。卡沃也想和其他孩子一樣,上學讀書,而不是為了食物,為了家人的溫飽,強迫自己活在懷孕及感染愛滋病病毒的風險之中。一場旱災,對卡沃身心的影響,將難以彌補。

疫症蔓延  重創糧食供應

除了蝗災肆虐,嚴重影響糧食的生產和供應,2019冠狀病毒在過去數月的迅速蔓延,亦導致本來已經受著氣候變化影響而遭遇頻繁天災的國家,在糧食供應上更為雪上加霜。

何沛璇也指出:「各地因應防止病毒傳播而實施的人口流動管制措施,不但影響到農作物的耕種和運輸,也減少了許多地方的大部分主要糧食供應。同時,亦令農田乏人耕種及收成,以致糧食供應難以滿足本地需求,進而令全球的糧食市場因而受壓,加劇糧食價格上漲,令貧窮人更難以負擔。以泰國大米為例,價格創下了七年新高,從三月底的平均每噸五百美元,飆升至四月時的平均每噸五百七十美元。而且,農民未能復工,工人也不能到城市或外地打工,也將令很多家庭失去主要的收入來源,以致購買力下降,不得不減少每日的進食量,以應對糧食不足的情況。他們的處境,令我們非常擔憂。」

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的估計,受2019冠狀病毒疫情、氣候變化和衝突的多重打擊,如果再不向受影響的人伸出援手,今年將有逾二億六千五百萬人面臨糧食危機,比去年的一億三千五百萬增加約一倍。在非洲多個國家,包括東部的索馬里、肯尼亞和南蘇丹,以及非洲南部的安哥拉和津巴布韋,近年一直遭遇頻繁的天災,包括旱災、水災、風災和蝗災。如果2019冠狀病毒在這些地區爆發,它們將難以承受糧食危機帶來的沉重影響。

我們可以做的事

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糧食危機,宣明會正在非洲東部和南部多個國家開展救援工作,為當地有需要的人提供糧食、清潔食水等必需品,關注兒童和孕產婦的營養及保護,並應對其他緊急需要。同時,亦因應2019冠狀病毒在全球擴散,我們已經在逾七十個國家展開援助工作,包括阿富汗、孟加拉(包括羅興亞難民)、巴西(委內瑞拉邊境)、剛果民主共和國、印度、伊拉克、肯尼亞、黎巴嫩、蒙古、菲律賓、塞內加爾等,不僅加強預防措施及支援醫療系統,亦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食物和生計支援,以解決燃眉之急。

宣明會呼籲世界各國政府確保日用品和基本服務的供應,以保障脆弱群體的生命、生計和生產力不受影響。各非政府組織亦應該在災難接踵而來的這一個緊急時刻,集結力量,向脆弱的一群伸出援手。至於個人層面,聯合國出版的《170項日常行動》,就消除飢餓方面,有以下的建議:
  • 讀一本關於飢餓的書籍。對飢餓成因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更好地改變。
  • 許多飢餓的人因遭受污名和感到羞愧而難以啟齒,請求幫助。澄清錯誤觀念,幫助其他人了解飢餓的人的真實處境。
  • 支持食物援助計劃。
  • 為發展中國家的學校提供食物。如果學校能夠提供午餐,將能提高學童的出席率。
  • 許多緊急糧食的供應者需要會計、社交媒體或寫作方面的技能。每周當一次義工,教授相關技能。

飢餓由來已久,但其嚴重性、複雜性及所受到的影響,卻仍然隨著世界的環境、經濟和災難的情況,不斷演變,難以找到徹底消弭飢餓的良方。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出一分力,正如德蘭修女所說:「如果你無法餵飽一百人,那就先餵飽一個人吧。」

奪去生計所依 蝗災恐釀饑荒

肯尼亞的萊薩米斯地區飽受蝗蟲侵襲,吞噬農作物和放牧牲畜的草地,令當地人陷於糧食危機。
肯尼亞的萊薩米斯地區,是東非飽受蝗災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蝗蟲破壞了面積廣闊的土地,並且,吞噬植被。此區的農業官員艾登指出,區內幾乎所有村莊都受到蝗蟲的影響。「居住在這裡的,大都是牧民。因此,當他們無助地看著蝗蟲吞噬殆盡供牲畜食用的草木時,心裡十分痛苦。」

凱文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他對此情此景亦感到沮喪。「這些蝗蟲徹底地吞噬一切。牠們吃盡灌木和草。而且,這兒是一個無法耕種的乾旱地區。如果我們未能為牲畜提供食物,我們將怎能養活家人呢?」凱文感嘆地說。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本年四月中旬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隨著肯尼亞北部和中部愈來愈多蝗群形成和成長,東非地區受到的影響,仍然極為令人擔憂。報告亦警告在未來數月內,蝗蟲可能廣泛破壞農作物和放牧牲畜的草地,引致當地家庭面臨糧食危機。

除了蝗災,當地也開始面臨2019冠狀病毒病的侵襲,預計區內家庭和兒童將飽受其害,也將嚴重影響他們的生計。宣明會在肯尼亞的災難協調副總監麥納表示:「如果沒有獲得及時的援助,當地未來數月恐怕會發生饑荒。」

疫症阻延復耕 猶如被判死刑

疫症來到南蘇丹前,阿蒂姆對來季的收成充滿期待,現在卻憂心忡忡。
「自從南蘇丹宣布發現首宗2019冠狀病毒病例以來,我就不再是以往的我。我很擔心,不能到農場工作,我們怎樣賴以為生呢?」四十五歲的農民阿蒂姆說。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出,南蘇丹最少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均以農耕、漁業和放牧為生。而大部分農民均倚賴出售農產品,賺取收入,以供應家中的糧食需求,並且支付子女的教育和醫療開支。

三十六歲的阿賈克是一名農民,也是一名六歲孩子的母親,她憂心忡忡地說:「這場疫症對我們這些倚靠耕種,養活孩子的脆弱婦人來說,好像是被判了死刑。我們本來希望在持續數年的衝突後,讓孩子重拾美好的生活。但是,此病毒徹底摧毀了我們美好的計劃。為什麼會這樣的呢?」

另外,阿蒂姆和她的朋友,也熱愛耕種,為著這份讓她們賴以為生的工作而高興。但是,她們現在都擔心疫症來到南蘇丹後,將會發生什麼事情。由於未能負擔醫療費用,阿蒂姆的孩子都因病離世。她現在獨個兒幫助姊姊照顧她的四個孩子。如果因疫情而未能繼續耕種,購買糧食,她很擔心會失去這群孩子。

當地的耕種期通常分為兩個季節,第一個是四月至七月,第二個是八月至十一月。如果疫情及有關管制措施持續,這個耕種期將不能順利開始。阿蒂姆解釋著說:「我們分成小組工作,將一部分農產品留作糧食、儲備及下一個耕種期的種子。」

「但是,人口流動的管制令我們難以聚集幫工耕種。由於耕種的土地面積很大,必須幫工協助,才能耕種。還有衛生部建議的保持社交距離和提供洗手設施,也令我們難以復耕。」阿蒂姆補充著說。

世界宣明會食品安全與民生協調員布哈努表示,人口流動的管制將推遲土地耕種期的準備工作,以及其他農業相關活動。他擔心亦將影響隨後幾個季節的農作物產量。

宣明會的話

撫養孩子長大,一直都不容易。今年,家長們更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疫情持續,難免憂心。但是,漫長而非一般的留家抗疫和學習時間,卻能給孩子們......

世路思潮

短短幾個月,新冠肺炎病毒席捲全球,像火燒連環船。每天的感染及死亡數字,照片及故事,像黑雲蓋天,叫人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幾乎透不過氣來......

世界之窗

菲律賓的貧窮社區,幾乎每家每戶也有機會透過手機與外界接連,但同時也為兒童帶來了極大的潛藏危機及禍害。

苦難中同行

「沒有廁所,沒有水井,眼前全是叢林和水坑。」來自緬甸的魯思達,憶述當日帶著孩子逃難來到孟加拉難民營的情景。

捐款何處去

過去十年,隨著教育和醫療衛生等方面的革新,肯尼亞經歷蓬勃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但是,國家仍然面對著不同的挑戰......

人物專訪

Tinny說她的故事很平凡,不會賺人熱淚。但是,我們都是平凡人而已,這不妨礙我們做一些有意義又有點特別的事情吧?Tinny所做的事,獨特之餘......

中國心

小敏2017年起,成為廣東省陽江市的一名駐村社工。她日常負責網站財務報銷、兒童與志願工作者方面的工作。但在今年春節假期,國內突然爆發疫情......

助養樂

孩子由出生至長大成人,期間會經歷一次又一次成長的關鍵時刻與挑戰。但是,貧困地區的父母有時候由於缺乏保護孩子的知識和方法,以致難以為孩子把關。

孩子篇

「十歲那年,我嚴重腹瀉,被送往健康中心接受診治,因而錯過了期末考試。我討厭錯過考試,所以我討厭腹瀉。」斯蕾憶述。「腹瀉好了以後,我又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