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

總幹事的話

剛過去的6月,香港連續9日出現酷熱天氣,是6月份其中一個最長紀錄。

專題

氣候變化是關乎所有人的危機,不過,最脆弱的一群通常首當其衝,特別是兒童。

特稿

農學家Tony Rinaudo(托尼.里努多)雖然年近七旬,現時仍擔任澳洲世界宣明會首席氣候行動顧問,更馬不停蹄走訪世界各地,推廣他發現的「天然資源再生技術」。

前線工作

在萊索托一個細小村落,居住著一群決心擺脫貧窮枷鎖的人... ...

捐款何處去

在2023年,香港世界宣明會援助款項約港幣600萬元,支持厄瓜多爾3個區域項目及1個其他項目,約5.7萬人受惠。

與脆弱同行

RubberBand相隔10年後,再隨宣明會遠赴非洲,並且聆聽一位瘻管病(fistula)康復者淑琪的故事。

世路思潮

蘇聯解體後,格魯吉亞跟歐盟交好,俄羅斯決定拒絕進口格魯吉亞葡萄酒及芝士,很多葡萄園及芝士工場被迫結業,工人失業,家庭跌進貧窮。

童看世界

人會偏心嗎?父母會偏心嗎?如果問當事人,必定否認。但若問旁觀者,十之八九都會說:有。

孩子篇

阿萍回家時,看見助養計劃如何幫助韋瑩變得強健,她也立即參加了其中的活動。



過往期數



2024年9月號

氣候變化是關乎所有人的危機,不過,最脆弱的一群通常首當其衝,特別是兒童。

2024年6月號

RubberBand與宣明會的淵源始於10年前,他們擔任「饑饉之星」,今年2月底,其中三位成員6號、泥鯭和阿偉,再次跟我們到訪非洲的索馬里蘭。

2024年3月號

聯合國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女性平均只能發揮自身六成的潛能。

2023年12月號

宣明會的抱負是委身讓每個孩子活出豐盛生命,並讓每顆心靈宏志得以達成。所以,除了關心孩子有否接受教育的機會,也希望透過音樂、體育、藝術及語言等方面,啟發孩子潛能...

2023年9月號

大家每日會花多少時間於飲食方面?我們大都習以為常地出外吃飯或叫外賣,甚至打開家裡的雪櫃,必定能夠找到吃的。然而,這一切是否理所當然?

2023年6月號

近年,ChatGPT這項新的人工智能聊天服務越來越普遍,帶來的影響不限於科技發展,甚至可能改寫大家的工作及生活模式...

2023年3月號

每人選擇自己的職業,也各有原因。作為女性,因性別帶來的限制而能否參與一些工作種類,可能已經與男性有別...

2022年12月號

人類活在世上,理所當然受著四季變化和各種天災影響。但近數10年日趨嚴峻的氣候變化問題,以及其帶來的極端氣候引發的災害,令更多人身受其害。

2022年9月號

世界宣明會的使命一直是效法耶穌基督,服侍貧窮人。及至1962年來港賑濟受風災影響的家庭,及後轉為籌款辦事處,集結大家的愛心,一起幫助本地以至世界各地有需要的孩子........

2022年6月號

烏克蘭—一個我們本來並不熟悉的國度,但在今年卻牽動著大家的心,透過媒體報道,我們能比以往更詳盡了解和緊貼戰況,亦更明白到其帶來的影響和連鎖效應,勢將席捲全球。

2022年3月號

聯合國指出,截至2020年,全球26%的人口,相等於20億人仍然缺乏清水飲用,也未能使用沒有污染的水源。

2021年12月號

大家可能都沒有想過到孟加拉旅遊,但在家中的衣櫥裡,都可能會找到孟加拉產品蹤影,因其是現今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國。

2021年9月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喻意是樹木成長需時,但培育人才所花的時間更為長久。對兒童和青少年來說,成長的黃金期只有匆匆十數年。一旦錯過了,便可能會失卻......

2021年6月號

大家可能都會覺得這一年多的日子,我們過得平淡,卻一點都不平凡。疫情下,我們不得不再思自己的生活模式、衛生習慣以至身體健康的寶貴,甚至赫然發現我們與......

2021年3月號

現在去計算疫症大流行帶來的影響和破壞,雖然可說是尚有一點言之過早,因為導致全球經濟、社會、家庭以至個人健康帶來的影響,仍未完全浮現及能夠全面統計得到......

2020年12月號

今年的開學日,相信對於大部分莘莘學子來說,都是既期待又戰兢。在疫情陰霾的籠罩下,學生復課後要額外保持衛生,又要專心學習,追上學習進度,已經很困難;更甚的是有些學生將......

2020年9月號

今年,我們正在經歷著一場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對全球健康和經濟構成最嚴峻危機的一場「疫」戰。疫情不僅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響社會及經濟的運作......

2020年6月號

近幾個月,我們的焦點都定睛於近在咫尺的一場瘟疫之上。其實,地球村裡還在上演著一場鋪天蓋地的蝗災,到底這兩者有何關連,又怎樣影響著我們的現在和未來?

2020年3月號

我們每年也許都會為自己訂下目標,再將目標轉化成為每星期、每天或指定時間內要完成的事項清單(To-do List),以便有計劃地逐一完成。其實,對世界各國而言,也有.......

2019年12月號

對於生存、生命與生活,你會如何排序?是以生存為先,生命與生活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已?還是以生命為先,要活出精彩人生,才不會白活一場?抑或是以生活為先......

2019年9月號

戰爭衝突難免有所死傷,可是,其中最令人難以接受的要說是大屠殺的暴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生在柬埔寨及九十年代在盧旺達的大屠殺,至今回首仍然教人沉痛。當中的倖存者到底是......

2019年6月號

城市是一個我們絕不陌生的地方,她是無數人尋找生計、夢想,甚至名成利就的好地方,卻也是無數人飽受生活煎熬,生活朝不保夕的彈丸之地。對你而言,城市到底代表著什麼?

2019年3月號

每個人在一些時刻或環境裡,都會面對自身的脆弱,有人害怕讓人看見自己的脆弱,亦有的人在脆弱中變得剛強。我們的「脆弱」,需要自我面對;但是,如果孩子落入「脆弱」的環境中......

2018年12月號

幸福是什麼?是擁有美好家庭?是兒女孝順聽話?幸福的鑰匙,你是否已經握在手裡?

2018年9月號

在我們成長的經歷中,不難發現父母對兒子和女兒常常有著不同的管教方法與期望,而在家庭、社會、工作和傳統觀念上,兩性亦往往各有優勢與規限...

2018年6月號

國際勞工組織指出全球約每十名孩子,就有一名是童工,即是全球約有一億五千二百萬名童工,其中五至十一歲的孩子,竟然佔百分之四十八。我們怎能想像......

2018年3月號

古語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無疑是一面鏡子,因為前車可鑑,但是,往往也讓我們看見重蹈覆轍的例子,特別是興起刀兵的戰爭與衝突,在近十年依然烽煙四起,敘利亞、......

2017年12月號

誰個不想自己的孩子可以快樂成長,上學去、玩耍去,不受任何傷害;暴力更彷似與孩子毫不相干,但事實並非如此。暴力侵害已經每年禍及逾十億名兒童,剝奪他們應有的尊嚴、權利、......

2017年9月號

五十多年前,印度男孩凱拉西‧薩塔亞提(Kailash Satyarthi)在校門外,看見一名孩子為人擦鞋,便問他的父親為何不讓兒子上學,答案竟然是「我從沒想過,我們......

2017年6月號

五、六月是一年一度的父、母親節,到處都瀰漫著愛的氣氛,父母愛子女之情都是無微不至,希望給孩子最好的,而不只是基本的需要。但是,有些父母卻是無能為力,特別是身處自然災......

2017年3月號

如果財富、名譽和健康,是成年人的追求與選擇。那麼,對小孩子來說,這三項都不會是他們的選擇,他們甚至連自己的小小生命,也無法掌握,必須倚賴家庭和社會的供應……

2016年12月號

在香港,社區的發展方向與孩子的想法,好像絕不相干。小時候,我們會因為附近多了一個鞦韆或遊樂場,興奮不已,卻鮮有機會參與計劃社區的設施,甚至說出我們的需要或想法。

2016年10月號

在地球上不同角落,每一天,同時上演著各式各樣的故事。 一早,許多國家的孩子揹起書包到學校,開展求知的探險。不過在另一些國家,有些孩子打包出門,他們因為戰亂、災荒,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