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接踵而來,加劇非洲多國糧食危機
最後更新:2020/05/06標籤:
過去幾個月,2019冠狀病毒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連貧困國家和社區都不能倖免。這些地方不少本來已經受著氣候變化影響,以及遭遇頻密的天災,包括旱災、水災、風災和蝗災。2019冠狀病毒對這些脆弱地區的居民將帶來更大的打擊,因為病毒不但可以致命,而且為避免病毒擴散,各地相繼實施人口流動及貨運管制措施,以致糧食供應鏈大受影響,既令農民收入大幅減少,也令糧食價格上漲,令更多人難以負擔。
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的估計,受2019冠狀病毒疫情、氣候變化和衝突的多重打擊,如果再不對受影響的人伸出援手,今年將有逾二億六千五百萬人面臨糧食危機,比去年的一億三千五百萬增加約一倍。在非洲多個國家,包括東部的索馬里、肯尼亞和南蘇丹,以及非洲南部的安哥拉和津巴布韋,近年一直遭遇更頻密的天災,包括旱災、水災、風災和蝗災。如果2019冠狀病毒在這些地區爆發,他們將難以承受糧食危機帶來的沉重影響。
非洲東部
東非的農業一向倚靠旱季和雨季的平衡,糧食供應本來就不穩定。近年,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當地部分地區經歷大旱,另一些地區在雨季時則出現水災,令農作物連年失收。今年一月,東非更遭遇大批蝗蟲侵襲,波及索馬里和肯尼亞等國家,受影響的土地面積超過四千平方公里,幾乎是香港總面積的四倍。

氣候變化使東非在去年年底發生水災,不但帶來瘧疾和其他水樣疾病的威脅,還滋長了蝗蟲。
索馬里
氣候變化導致索馬里近年經歷旱災和雨量不穩。各種極端天氣使約500萬索馬里人需要倚靠人道援助維生,當中包括約100萬急性營養不良的孩子。在去年年底,當地遭受嚴重風災打擊後,蝗蟲滋生,今年初開始肆虐當地,摧毀大量農作物,令當地人的生活百上加斤。

蝗蟲橫掃了索馬里和肯尼亞的村落,農作物損失慘重。
肯尼亞
在去年年底,肯尼亞經歷了短暫但降雨頻繁的雨季,雨量是往年平均的四倍,釀成嚴重的山泥傾瀉和水災,受災人數多達33萬。同時,肯尼亞也遭受近日的蝗災波及,當中最龐大的一群蝗蟲長達60公里,闊40公里。
南蘇丹
南蘇丹深受氣候變化和戰爭的雙重影響。目前,有200多萬南蘇丹人在鄰國成為難民,100多萬人在國內流徙。此外,南蘇丹也收容了接近30萬來自幾個鄰國的難民。這幾百萬流徙者缺乏生計來源,需要倚賴人道救援維生。
去年,南蘇丹發生了嚴重水災,近一百萬人受災。按估算,在未來數個月,南蘇丹的糧食供應會因為氣候變化影響而減少,當地十多個郡預計會出現糧食緊急狀況,部分地方更可能發生饑荒,屆時可能有多達550萬人陷入糧食危機,逾130萬名五歲以下的兒童患上營養不良。
非洲南部
氣候變化的影響也危及非洲南部多個國家,為當地帶來旱災,導致糧食危機和營養不良,威脅著數百萬人的生計和性命。

部分地區僅餘的水源都受污染了,但居民別無選擇,只能與他們的牲口共用這些水源。
安哥拉
位於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正遭遇近三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旱災,當地超過280萬人急需人道援助,當中更有約85,000名孩子患上營養不良。由於當地人多以務農為生,缺乏其他收入來源,部分孩子被迫輟學打工,甚至被迫結婚,為家人換取糧食,衍生出童工和童婚等社會問題。

在安哥拉,大旱災使生活變得非常困難。不少農村的女孩不但被迫輟學,更不惜出賣身體換取金錢,為家人購買糧食。
津巴布韋
津巴布韋也面對著嚴峻的糧食危機。在去年十二月,當地氣溫酷熱,而且沒有降雨。據目前的預測,在今年四月,當地將有超過五百萬人面對糧食不足,這勢將導致當地通脹加劇,令當地人無法購買糧食,進一步威脅他們的生計。

旱災也導致農作物失收。這個來自津巴布韋的家庭本來靠耕種和養山羊為生,但現在被迫把所有山羊都賣了,來購買糧食。
宣明會的緊急救援工作

宣明會正在非洲東部和南部多個國家開展救援工作,為當地有需要的人提供糧食、清潔食水等必需品,關注兒童和孕產婦的營養及保護,並應對其他緊急需要。
糧食
- 派發緊急糧食*、抗旱種子和其他農業用品
- 為幼童、孕婦及餵哺中的婦女提供營養監察
- 為村民提供培訓,減低蝗蟲帶來的影響
水利衛生
- 修復水利設施,為社區供應食水
- 向有需要的社區派發衛生用品
保護
- 推行保護項目,並提供緊急救援物資,避免兒童和婦女因飢餓而遭受剝削和傷害
生計
- 提供生計援助,幫助家庭盡快復原
- 派發現金,幫助家庭解決最迫切的需要
* 註:宣明會於索馬里、肯尼亞及南蘇丹伙拍世界糧食計劃署派發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