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由拯救動物開始
標籤:
這個周末,在南蘇丹上尼羅河州某條村子裡,聚集了約100隻牛,預備接受防疫注射。在當地領導獸醫服務的阿贊說:「牲口和耕種是南蘇丹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為了防疫注射,畜牧者起來行動,確保他們的牲口免受疾病威脅。」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南蘇丹約有1,200萬隻牛、2,000萬隻綿羊及2,500萬隻山羊,當地的人均動物財富總值是全球最高的。
至今,這個防疫注射計劃已經為超過20,000隻牛提供除蟲、注射、治療和其他預防措施。那天,阿贊得到至少15名義工協助,完成了所有程序。
阿贊解釋:「這些牲口為社區提供奶類、肉食和收入。在2013年,疫症來襲的時候,這個地區損失了至少230隻牛。但自從這個項目在2014年開展後,就再沒有發生過那種事了。我很開心可以與宣明會合作,很喜歡這工作。」
經過擴展後,現在項目還包括監察市場和預防疫症。宣明會現正培訓義工,使他們可以在將來應付所有工作,不必倚賴任何機構。大部分畜牧者現在都能夠負擔本地市場中的疫苗,宣明會也鼓勵他們自行購買疫苗,從而集中支援最有需要的一群。
牛隻除了是收入和食物,還是南蘇丹婚嫁中的傳統聘禮。聘禮視乎女方的地位,由30隻牛到100隻牛不等。在雙方同意條件和交付聘禮後,婚姻才正式生效。目前,一隻牛的價錢大約是40,000至60,000南蘇丹鎊(約港幣2,400至3,610元)。
阿贊說:「夏天的時候,可供放牧的土地不多,對畜牧者來說特別困難。我們也要不斷教育他們要為自己的牲口負責。因為不少牲口對農田構成威脅,如果無人看管,牠們會把農作物摧毀。因著宣明會的工作,我們社區中的農民和畜牧者的生活都大大改善了。」
宣明會的項目經理威爾遜說:「這個項目覆蓋兩個縣,目標是預防、偵測和控制跨境動物疫症。我們藉著派出82名已受訓的社區工作人員,在兩年內為超過30萬頭牲口進行防疫注射和治療,保障畜牧和農牧業的食物來源和營養。我們設立了警示機制,教導社區發展多種農牧生計,並在跨境地區按照可持續的原則,改善管理環境資源的習慣。」
刊登日期:2018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