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思潮

標籤:

2020 • 仍是感恩

作者:趙煥明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細味心路,仍是感恩……

  1. 多居家。疫情下,一整年沒有坐飛機出外,每晚安睡在家中自己的牀上,感到幸福。常想起探望過的難民,六百多萬敘利亞難民,近百萬羅興亞難民,數百萬滯留在烏干達及肯尼亞的南蘇丹、索馬里、剛果難民。他們都想回家睡在自己的牀上。
  2. 多讀書。讀前人的心靈日記—德蘭修女、祁克果、Jim Elliot,感受他們生命的熱力。讀《1984》、《美麗新世界》、《卡拉馬佐夫兄弟》,聽到擔憂掙扎無奈。有限人生,我們都在尋找永恆國度。
  3. 赤貧升。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新報告:新冠病毒疫情把一億人推進赤貧深坑的行列,很多連三餐溫飽也不保。香港政府拿幾千億出來保就業,窮國家政府只有債務沒有儲蓄。請記念窮人。
  4. 孩子大。一晃,已經跟太太結婚三十年,(謝謝她的堅持忍耐!)孩子也畢業工作了。以前,早上她們不捨得我們返工,晚上等我們放工回來。現在輪到我們了。多點體會,多點明白,無盡感恩。
  5. 發燒了。八月,第三波疫情高峰,突然發燒、肚瀉。拿樽取深喉唾液,等了多天,陳醫生說:「No news is good news!」其實,在香港病,有家人照顧,算不錯,曾經在蒙古、在埃塞俄比亞、在斯里蘭卡病倒,又辛苦又無助。十一月,樓上鄰居確診,全家自我隔離十四天,……
  6. 少埋怨。沒有馬拉松,沒有「饑饉30」,沒有婚禮,沒有團年飯,沒有報佳音,小女兒畢業禮也沒有了。但沒有埋怨,大家都明白。
  7. 多行山。在不同高度角度眺望我們的城市家園,才驚覺自己竟是這個家的陌生人。從柏架山到西高山,從鳳凰山到釣魚翁,都近在咫尺。那天登青山,日記寫著:「我是青山腳下長大的野孩子,六七十年代,沒有高樓,只有田野,魚塘,海灣,鄉下人,養雞豬牛,貓狗雀……除了讀書,我們什麼都玩,……以為是窮鄉,回望像蓬萊……昨天第一次登上青山頂,卻像過了一世人。」

三千多年前,摩西寫下對人生的反思:「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他並向上帝祈禱:「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好朋友說:一百年後我們大家都不在了,今日要專心做些有意義、有永恆價值的事!

2021年我們繼續努力!

總幹事的話

2021年相信對很多人來說,仍然是充滿隱憂與變數的一年。而對我而言,更是艱鉅和任重道遠,因為我回應了上帝的呼召,在2月的時候履新為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

專題

現在去計算疫症大流行帶來的影響和破壞,雖然可說是尚有一點言之過早,因為導致全球經濟、社會、家庭以至個人健康帶來的影響,仍未完全浮現及能夠全面統計得到......

世界之窗

絲蒂拉很慶幸自己2021年仍然活著。她感謝上帝給她機會,可以與家人慶祝新年。在2020年初,肯尼亞開始承受2019冠狀病毒的影響時,絲蒂拉感覺自己的生命......

苦難中同行

「埃納斯是我最小的孩子。我的丈夫是一名臨時工人,因疫情失去工作和收入。所以,我常常吃不飽,也沒有足夠的母乳給埃納斯吃。她的身體很虛弱,好像......

捐款何處去

2020年是我們推展救援工作十分艱巨和充滿新挑戰的一年。世紀疫症的爆發,以及帶來的一連串後續問題,加劇援助工作的難度。抗疫同時,世界上不少地方也......

人物專訪

筆者與蘇韻璇(璇)相識多年,因為她成為人道救援工作者的起步點,正是香港世界宣明會。她回想大學時代,主修人類學,包括考古學、語言學和社會文化研究等範疇......

中國心

阿堅家住在遂川縣的一個小山村,就讀小學三年級。家裡有六人,阿堅和姐姐一直由年邁的爺爺奶奶在家照顧,一家老小的生活主要倚靠爸爸媽媽常年出外工作的收入。

助養樂

曾經有小朋友好奇地問助養者:「你家裡有什麼牲畜嗎?」住在城市的我們,也許會對這問題感到更好奇,但其實農村小朋友都習慣與動物一起生活。而且......

孩子篇

尚榮是一名助養兒童,十一歲的他與父母住在柬埔寨的磅士卑省。他的父親是一名農民和建築工人,母親則在鄉村互助小組中服務。他們一家共有四個孩子,尚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