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標籤:

我係平凡人  訪留守危難之地的蘇韻璇

撰寫︰龔小明

筆者與蘇韻璇(璇)相識多年,因為她成為人道救援工作者的起步點,正是香港世界宣明會。她回想大學時代,主修人類學,包括考古學、語言學和社會文化研究等範疇,她本來以為自己醉心於古跡文物,後來才發現對由人發展出來的社會文化更有負擔,亦奠定了她委身成為人道救援工作者的基石。「人類學能夠訓練我很多表達和思考的邏輯,還有搜集資料的技巧,這些對我現時的工作都很有幫助,還有很重要的是人類學讓我學懂如何去看世界,認識到不同的社會文化和結構如何影響著人的行為,讓我能夠以較廣闊和包容的視野去看貧窮及其他議題。」

不一樣的職場生涯

璇在人類學碩士畢業後,隻身到肯尼亞的一所孤兒院當義工,「在那裡的貧民窟,我看到在香港從沒有看過的貧窮。沒想過在惡劣的衛生環境中,一個傷口竟然會奪去母親的生命,令孩子成為孤兒。」因著這段深刻的經歷,璇希望可以運用人類學的專業,參與扶貧工作。回港後,剛巧香港世界宣明會聘請到學校推廣扶貧信息的同工,於是她便這樣展開了不一樣的職場生涯。

一年多後,璇看見宣明會在四川大地震的救援及重建工作聘請前線人員,雖然那時候她對救災工作並不認識,但還是希望再邁進一步去學以致用。「開始時,我其實不太懂得救災工作,只是邊做邊學。我協助四川大地震的重建工作接近四年,及後也參與了菲律賓海燕風災和尼泊爾大地震的救援及重建工作,時間也不短的。很多人也會以為救災就是派發米和水等,之後便可以離開了。但其實我覺得救災應該稱為『人道救援』,因為救災工作不僅限於派發物資,也需要協助提供一些基本服務,例如廁所和醫療服務等,還要跟從國際上認可的標準去做,真是一點也不容易。同時,基建設施的破壞,或災民需要遷往其他地區居住,我們也會協助重建社區,從醫療、水利、教育以至協助災民重建生活和生計。所以,一些大型的災難重建工作需要如此長時間進行,這正是救災與人道救援工作的分別。」

談到她的工作是否每個平凡人都能做到,璇笑著說:「我也是一個平凡人,沒有特別過人之處。其實人道救援工作者涉獵的範疇很廣泛,由醫護、教育以至人力資源和財務等方面都需要,也不一定要就讀某一個專業。只是從事人道救援工作,真是很大壓力。我曾經很長時間,每星期工作七天,每天工作十二小時,面對著一個又一個的難題。還有在災難中,總會看見和聽見令人心碎的故事,好像在海燕風災時,曾經看見一家人,只餘下一個倖存者。因此,作為人道救援工作者,必須擁有很好的心理質素。若非如此,當你面對沉重的壓力,又再目睹傷心事時,便會受不了!」

走進非常脆弱之地

璇在八年裡參與了三個大型天災的人道救援工作之後,轉職到索馬里這個長期處於危難景況的地區,擔任項目發展及監察總監。「索馬里長年遭遇天災,包括水災、旱災、蝗災等,加上衝突不斷,經濟未能發展,貧窮是長久以來面對的嚴峻問題。所以,索馬里不是因為一個天災而變得脆弱,而是因為接踵而來的災難和衝突,令她變成一個非常脆弱的地方。我在這裡曾經兩度目睹爆炸事件和聽聞很多血案發生。在社會環境如此不穩定的地區,派發糧食絕非長遠之計,反而要處理根本的問題,長遠改善生計,人們才不會再鋌而走險。因此,我們需要繼續進行人道救援工作之餘,也要從生計和人的思想方面著手,例如他們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爭奪水源而發生衝突,所以,宣明會在這裡興建水利設施和開展生計改善項目,也同時加入長遠建立和平基礎的工作,好像協助兒童接受教育,讓他們不致成為童兵。但是這些工作往往涉及長期投放資源,並非救災工作所能完全涵蓋,亦比較複雜和困難,是長期的人道救援工作。」

璇接著說:「我在索馬里最傷心的是看見非常之多嚴重營養不良的孩子,他們瘦骨嶙峋的程度是在身上施針也不能。由於當地的醫療服務覆蓋率極低,加上很多人未能支付車費,或是醫療設施真是太遙遠,以致孩子失救的情況非常普遍。因此,宣明會在偏遠的角落開設專為嚴重營養不良兒童而設的診所,也支援興建醫院和提供藥物,並為醫護人員提供在職培訓。我親眼看見我們援建的一個手術室,這項設施對孕婦十分重要,可以大大減低她們和嬰兒因為衛生環境惡劣,死於併發症的機會。而且,我們更支持這兒提供二十四小時服務,因為真的是每時每刻也有需要。」

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從事人道救援工作十多年,璇認為:「我們有時會覺得其他地方發生的事情離我們很遠,但其實是息息相關的,大家所面對的問題的根源,可能只是一體兩面。譬如索馬里或其他地方的貧窮問題與我何干,其實拉闊一些來看,貧窮在很多時候是源於一些歷史原因或不公平貿易,如果沒有深入地剖析,便不知道我們的生活或消費模式,可能一直在影響其他國家的人。所以,我覺得既要看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也要擴闊目光,找出我們身處的環境與其他地區的共通點,才能有更多身同感受的體會。」

除了同理心,她認為人道救援工作者更應該抱持的信念是:「我認為人的基本需要都是一樣的,同樣地,無論你身處何地,都應該擁有權利去『Dream your future』。大家可能會認為索馬里人連溫飽也未能達到,談何夢想呢!但是,我覺得作為人道救援工作者,我們應該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因為他們貧窮和缺乏基本所需,便不用為他們設想未來。既然我們有我們的夢想,也應該想盡辦法去幫助他們實現夢想,而這亦正是宣明會的抱負所說『委身讓每個孩子活出豐盛生命;祈求使每顆心靈宏志得以達成』的意思」。

璇在索馬里任職已經四年,雖然工作有時也有停滯不前的時候,但是,也並非全無希望。「我覺得雖然這兒非常脆弱,但我們也要從長遠的發展方向去想和去做。只是我們遇上的其中一個問題,是捐助者大都從一個救災的角度去回應這兒的需要,以致往往難以開展醫療和水利設施等長遠項目,還有教育更不是辦三個月,便可以帶來改變的事情。」

與璇的一席話,讓我看見昔日初入職場的一個青年人,當她願意擴闊視野去了解這個世界,堅持自己的初心,她的人生便能夠成為很多人的祝福。而我們或未能走上前線,但只要願意,仍然可以打開心扉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總幹事的話

2021年相信對很多人來說,仍然是充滿隱憂與變數的一年。而對我而言,更是艱鉅和任重道遠,因為我回應了上帝的呼召,在2月的時候履新為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

世路思潮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細味心路,仍是感恩……

專題

現在去計算疫症大流行帶來的影響和破壞,雖然可說是尚有一點言之過早,因為導致全球經濟、社會、家庭以至個人健康帶來的影響,仍未完全浮現及能夠全面統計得到......

世界之窗

絲蒂拉很慶幸自己2021年仍然活著。她感謝上帝給她機會,可以與家人慶祝新年。在2020年初,肯尼亞開始承受2019冠狀病毒的影響時,絲蒂拉感覺自己的生命......

苦難中同行

「埃納斯是我最小的孩子。我的丈夫是一名臨時工人,因疫情失去工作和收入。所以,我常常吃不飽,也沒有足夠的母乳給埃納斯吃。她的身體很虛弱,好像......

捐款何處去

2020年是我們推展救援工作十分艱巨和充滿新挑戰的一年。世紀疫症的爆發,以及帶來的一連串後續問題,加劇援助工作的難度。抗疫同時,世界上不少地方也......

中國心

阿堅家住在遂川縣的一個小山村,就讀小學三年級。家裡有六人,阿堅和姐姐一直由年邁的爺爺奶奶在家照顧,一家老小的生活主要倚靠爸爸媽媽常年出外工作的收入。

助養樂

曾經有小朋友好奇地問助養者:「你家裡有什麼牲畜嗎?」住在城市的我們,也許會對這問題感到更好奇,但其實農村小朋友都習慣與動物一起生活。而且......

孩子篇

尚榮是一名助養兒童,十一歲的他與父母住在柬埔寨的磅士卑省。他的父親是一名農民和建築工人,母親則在鄉村互助小組中服務。他們一家共有四個孩子,尚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