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窗

標籤:

肯尼亞

社區保健義工  疫情下撒播希望

絲蒂拉很慶幸自己2021年仍然活著。她感謝上帝給她機會,可以與家人慶祝新年。

在2020年初,肯尼亞開始承受2019冠狀病毒的影響時,絲蒂拉感覺自己的生命正掉進一個她不能爬出來的黑洞。由於絲蒂拉患有哮喘,她很擔心自己會死。她說:「我以為自己快將死了,不敢離開家門,連去買東西也不敢。」除了怕自己會死,絲蒂拉還因為不能再稱職地擔任社區保健義工而感到很大壓力。大家都在找她幫忙,但自己卻覺得無助。她說:「我一直是教導社區人士克服疾病的那一個,但這是一種沒有解藥的疾病,所以我不知應該如何去說。」

直至絲蒂拉接受了宣明會為社區保健義工提供的「心理急救」培訓,學習如何有效地應對疫症,並協助其他人同樣作好準備,她生命中的陰霾才漸漸消散了。這個培訓幫助她重拾思緒,並鼓勵她幫助社區人士。

絲蒂拉開始作家訪,關心不同家庭,了解家長和孩子在疫情下的情況。「很多家庭都感到恐懼和抑鬱,就像我先前那樣。他們相信這疾病殺死他們,只是遲早的事。所以,很多人都失去希望,日常生活也提不起勁。」絲蒂拉說。「農業是這裡主要的生計來源。但大家都不再做農務了,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時日無多,活不到撒種和收割的時候。家長都不再替孩子溫習,因為看來他們都不會再回去上學。」她補充著說。

社區裡的不安,令絲蒂拉心碎了。她積極地安慰區內的家庭,鼓勵他們保持冷靜,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她說:「我為他們提供在培訓中獲得的資訊,分享2019冠狀病毒是怎樣傳播的,大家又可以怎樣地預防。」幸好有這些資訊,家庭才可以應對社交媒體上流傳關於此疫症的不實傳聞,大大減輕他們的恐懼和壓力。他們漸漸地發現依循各項防疫指引,例如保持社交距離、配戴口罩、咳嗽時用手肘掩蓋嘴巴和用肥皂洗手,就能夠大大減低感染風險。

大約在絲蒂拉開始協助社區人士應對疫症的時候,肯尼亞傳媒開始大量訪問當地染病後完全康復的人,報道他們的經歷。絲蒂拉說:「這些經歷真是神的禮物,不但鼓舞了大家,還帶來可以克服這疾病的希望。」

大家重拾希望,懷著樂觀和熱情,重新展開日常生活。 絲蒂拉說:「家長加倍照顧孩子,鼓勵他們溫習。」除了為家庭提供心理支援,絲蒂拉和其他宣明會培訓的社區保健義工還開始製作肥皂、洗手液和消毒液,令社區人士易於獲得這些防疫物資。絲蒂拉說:「疫症影響了很多人,但我們不會被打倒。我們要繼續竭盡所能保護自己,希望疫症最終結束。」

盧旺達

儲蓄小組  重建年輕母親的尊嚴

現年二十一歲的珍妮在十八歲時就懷孕了。她懷孕的時候,家人和鄰居都不接納她,家人們都粗魯地對待她,令她十分氣餒,決定搬到祖母的家。

珍妮說:「那個使我懷孕的人否認自己的所作所為。他叫我等到孩子出生,看看孩子是否長得像他或家人才決定。而他最後也沒有承認我們的孩子,更從沒有幫忙撫養女兒。」

珍妮後來參加了宣明會為十七名未成年母親而設的一個互助小組,學習不同範疇的技能和知識,例如營商、生殖健康,以及行為和心態改變等。她們完成培訓後,更成立了一個儲蓄小組。成員可以一起儲蓄和取得貸款。這群年輕母親都說她們的心態改變了,開始盡力達致財政獨立。今天,她們大部分人都從小組取得貸款,開展了自己的小生意,可以餬口和照顧孩子。

成為這小組的成員,令珍妮重拾希望。她很慶幸認識到一群擁有類似經歷和明白她的人。她說:「透過這小組,我學習到營商技巧,而且重建尊嚴。我從小組獲得一筆貸款,並投資在農業上。由於生意獲利,得以清還貸款,現在更可以照顧女兒和癱瘓的祖母。」

小組的主席積琪蓮指出,組員可以藉著分享所想,改變心態。組員大部分都在十分年輕的時候生了孩子,所以見面分享,對她們的情緒很有幫助。她說:「我們在小組中接受的培訓,在很多方面都推動我們,令我們可以自給自足,財政自主。現在我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

標籤:

宣明人語

此刻最值得去做的事情

作者:Dana Buzducea(宣明會倡議及外務領袖)


宣明會相信在疫症大流行期間,更需要聆聽兒童的聲音,以及鼓勵他們參與世界的發展。
我真渴望這場瘟疫盡快結束。但同時,我又很擔心疫症過後,兒童面對的各種不公平情況將會急增,速度前所未見。這對人類帶來的代價之大,我不認為有人能完全估算得到。我真心相信,拯救這一代兒童免墮不公平的漩渦,就是此刻最值得我們傾注時間去做的事情。

我一直堅持爭取兒童不論任何景況,都應該無阻礙地獲得基本所需,而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消弭充滿歧視和跨世代的貧窮循環。我很慶幸自己剛踏進職場的時候,世界領袖正好確認了兒童應該獲得特別的照顧和援助。但是,由《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承認世界各地兒童都擁有的權利至今,2019冠狀病毒卻威脅著這一代最脆弱的兒童,令他們可能無法實現他們的權利。而這場疫症帶來了前所未見和令人困擾的威脅,就是由於這場危機耗費的心力,將令兒童的聲音和努力很可能備受忽視。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保障了兒童享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並且那些意見應該獲得相應的重視。我們知道兒童有能力就著影響他們的決定作出貢獻。要明白他們怎樣想,唯一的方法就是聆聽。

我們沒有理由不去聆聽。兒童常常告訴我們,他們的生活如何,我們需要留意什麼。透過近月發表的一份統計報告,來自十二個國家的兒童訴說他們目睹氣候變化帶來的破壞和死亡,令他們感到恐懼,並憂慮這些傷害會如何影響他們的將來。但是,同時也展現了他們的勇氣、堅忍和決心。我們相信當兒童被賦予權力和得著支持,他們就不會成為被動的受害者。智利十五歲兒童伊絲多拉正是其中之一,她說:「我會要求政府推行保護環境的工作,並讓我們參與其中,因為我們比成人更積極遏止氣候變化。他們要支持我們為環境做些事。」

兒童說出他們的想法,為我們打開一扇窗,進入他們的世界。他們克服了困難,用自己的聲音去推動和支持別人。我相信這一代聰明、善良和勇敢的兒童需要我們的支持,發展上帝賜與他們的潛能去推動世界。

總幹事的話

2021年相信對很多人來說,仍然是充滿隱憂與變數的一年。而對我而言,更是艱鉅和任重道遠,因為我回應了上帝的呼召,在2月的時候履新為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

世路思潮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細味心路,仍是感恩……

專題

現在去計算疫症大流行帶來的影響和破壞,雖然可說是尚有一點言之過早,因為導致全球經濟、社會、家庭以至個人健康帶來的影響,仍未完全浮現及能夠全面統計得到......

苦難中同行

「埃納斯是我最小的孩子。我的丈夫是一名臨時工人,因疫情失去工作和收入。所以,我常常吃不飽,也沒有足夠的母乳給埃納斯吃。她的身體很虛弱,好像......

捐款何處去

2020年是我們推展救援工作十分艱巨和充滿新挑戰的一年。世紀疫症的爆發,以及帶來的一連串後續問題,加劇援助工作的難度。抗疫同時,世界上不少地方也......

人物專訪

筆者與蘇韻璇(璇)相識多年,因為她成為人道救援工作者的起步點,正是香港世界宣明會。她回想大學時代,主修人類學,包括考古學、語言學和社會文化研究等範疇......

中國心

阿堅家住在遂川縣的一個小山村,就讀小學三年級。家裡有六人,阿堅和姐姐一直由年邁的爺爺奶奶在家照顧,一家老小的生活主要倚靠爸爸媽媽常年出外工作的收入。

助養樂

曾經有小朋友好奇地問助養者:「你家裡有什麼牲畜嗎?」住在城市的我們,也許會對這問題感到更好奇,但其實農村小朋友都習慣與動物一起生活。而且......

孩子篇

尚榮是一名助養兒童,十一歲的他與父母住在柬埔寨的磅士卑省。他的父親是一名農民和建築工人,母親則在鄉村互助小組中服務。他們一家共有四個孩子,尚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