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同行

標籤:

如同雲彩的見證人 — 訪香港世界宣明會董事會主席阮水師

撰寫︰龔小明

香港世界宣明會在過去60年來,一直默默在世界不同的角落,以實際行動去關懷及支援有需要的兒童、家庭及社區,注入源源不絕的希望。而阮水師在認識至投身香港世界宣明會董事會服侍的這些年,就親身見證過不少因缺乏到滿懷希望的真實故事。

阮水師在上世紀70年代大學畢業後,投身工程師的行列。雖然工作繁重,仍然矢志遵照主耶穌基督關懷有需要的人的吩咐,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開辦關注本地基層的組織,身體力行為他們謀福祉。這心志成為他日後參與宣明會服侍的動力。

社區發展,扶貧救災

至2000年,他所屬的香港工程師學會除了舉辦學術交流外,也希望關注社區和中國內地的扶貧工作,於是他便聯絡了當時宣明會中國辦事處的總幹事陳思堂醫生,了解情況後,便與會員籌款資助及參與宣明會在雲南德欽縣的一項農村供電工程。那個農村長久以來並沒有電力供應,村民只能倚靠柴枝生火,不但生活艱苦,而且破壞生態環境。他說:「我那時候覺得宣明會的工作人員做事很用心和仔細,他們來回那個位處高海拔的村落做實地勘察,提交詳盡報告給我們。項目完成後,又向我們匯報成果,還拍攝了村民看見家裡有了電燈時,滿臉充滿希望笑容的相片,這一切都令我印象非常難忘。」

直至2011年,阮水師正式加入香港世界宣明會董事會。多年來,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親身走進宣明會工作社區的所見所聞,而且,得著甚多,他說:「其一是能夠更了解到各地貧困兒童的需要;其二是有機會理解工作地區的情況,以及前線同工面對的挑戰和困難;還有是親身感受到工作成果帶來的喜悅。」

他還記得在2012年時,探訪宣明會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的工作項目,「那次給我帶來相當大的震撼,宣明會在當地開設街童中心,亦有外展工作。我看見一個昔日是街童的少年,參與外展工作時,為年幼的街童剪腳甲,洗傷口及貼膠布。此情此景,令我想起主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情景,這種服侍教我至今歷歷在目。」

另一次是隨宣明會到廣西都安,他看見宣明會在一條位於山區的貧困村落,協助村民興建了一條長368米的隧道,讓本來只能倚靠山路來回的村民,得以方便及安全地往來,還能夠把飼養的豬隻,更快捷地運送出外售賣,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來源。當時村長緊握著同工的手,眼泛淚光地向宣明會道謝,都是他親眼所見證的。「能夠親身見證工作的成效,以及看見項目地區村民展露的笑容,真是非常鼓舞。」

迅速回應各地災難,以及留守至最後協助災民重建生活,也是宣明會一直以來持守的原則。「2013年,超級颱風海燕侵襲菲律賓。我們在接著的一年去視察救援工作的進度,以及了解宣明會如何與其他伙伴合作推展工作。雖然一年已經過去,當地仍然滿目瘡痍,缺水缺電,前線工作人員要面對著各類挑戰。他們制定了有關水利、醫療保健、教育等計劃,並透過以工代酬的形式,一方面鼓勵災民一起重建社區,同時亦可以協助災民,幫補生計,重建希望。此行讓我親身認識及體會到宣明會的救災及重建工作,一點都不容易。」

持守信念,謙恭自省

香港世界宣明會今年踏入第60個年頭,阮水師認為機構最重要的是持守信念,他說:「正如世界宣明會創辦人卜皮爾博士的信念 -『讓那使神心碎的事情,也破碎我的心。』當同工看到前線地區的需要時,別因為工作時常常看見,看慣了,而失卻同理心。要不斷提醒自己,每一個有需要的人,他們都是活生生的生命。」

阮水師認為卜皮爾博士的另一句話,也是很大的提醒。因為當你因神心碎的事而破碎,那又如何?他說:「卜皮爾博士在廈門接受韓家寶女傳教士的邀請,跟一些孩子見面。告別那天,韓女士帶來了一位名叫白玉的小女孩。白玉因為聽了卜皮爾的話,跟爸爸說要上學,慘遭打罵,還被趕出家門。韓女士問卜皮爾博士說:『你要怎樣做?』這句話一直影響著卜皮爾博士,除了繼續資助小孩子,更引發他日後成立宣明會。有了同理心,也要有行動。」因而阮水師說,有見近幾年香港貧窮問題日趨嚴重,香港世界宣明會接著最要緊的事,就是除了國際的扶貧、社區發展及人道救援工作,更要和捐助者加強合作,做好本地事工,關懷及服侍有需要的鄰舍,燃點希望。

總幹事的話

為了60周年的籌備工作,我好好細讀了宣明會在香港所走過的路。

世路思潮

「你可否給我們這班少年人一些忠告,人生什麼是最重要?」

特稿

世界宣明會的使命一直是效法耶穌基督,服侍貧窮人。及至1962年來港賑濟受風災影響的家庭,及後轉為籌款辦事處,集結大家...

前線工作

17歲的乃宏成功制止了37次童婚、幫助了兩名遭受性虐待的兒童受害者,並拯救了一名兒童免遭販賣。

與脆弱同行

由於持續乾旱和大批人口湧入,令城鎮的糧食陷入短缺,部分家庭只能煮熟沒有營養的野果給孩子充飢,包括年僅三歲的伊巴謙所吃的。

捐款何處去

在2021年,香港世界宣明會援助款項約港幣5,020萬元,支持孟加拉7個區域項目及9個其他項目,逾76萬人受惠。

童看世界

曾經,很介懷孩子是否我手寫真事真情。因為,當過不少徵文比賽的評判,每逢讀到孩子面對喪親喪寵物等悲傷遭遇,我都會感同身受,一直信以為真。

孩子篇

撒夏以助養兒童身分參與的第一個活動,是社區的兒童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