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標籤:

發揮你的不凡力量

作者:日堯

大家可能都會覺得這一年多的日子,我們過得平淡,卻一點都不平凡。疫情下,我們不得不再思自己的生活模式、衛生習慣以至身體健康的寶貴,甚至赫然發現我們與身邊以至世界各地的人,彷彿成為了一個命運共同體。對宣明會而言,雖然創立至今已經逾七十年,但是,這一場2019冠狀病毒帶來的挑戰,還是前所未見的。

一直以來,我們工作的地區都充滿飢餓、貧窮、疾病、衝突和資源不均,但什麼驅使我們仍然願意走進其中?到底宣明會的工作是什麼?

前世界宣明會總幹事Graeme Irvine於其著作Best Things in the Worst Times,記錄了一群宣明會前線同工的答案:

「宣明會的工作是學習和獲取經驗的地方;
是見證愛的地方;
是宣明會使命成真的地方;
是捐助者期望達成的地方;
是貧窮人遇見上帝的地方;
是最艱苦和最重要工作完成的地方;
是停止空談,開始行動的地方;
是看到宣明會真貌的地方……
是捐助者發放力量的地方;
是轉化開始的地方;
是希望誕生的地方。」

或許,當你想起宣明會,腦海裡浮現的是我們關心的小孩子、我們在救援前線的工作或者舉辦的活動。但是,我們的工作其實是所有捐助者、合作伙伴、受惠者和同工組合而成的生命見證,是大家一起努力迸發出來的力量。而在疫情中,我們更能看見平凡人不一樣的力量,正如德蘭修女所言「心懷大愛做小事」,至關重要的不是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大或小,而是當中有否帶著愛。只要有愛,你也能發揮出不凡的力量

蘭妮 — 前助養兒童的熱忱

當2019冠狀病毒大流行在2020年三月襲擊菲律賓時,廿七歲的蘭妮是許多前線工作人員之一,為該國的人服務免受病毒侵害。

作為政府醫護人員,蘭妮正在她身處的社區監控2019冠狀病毒。她在一個主要的交叉路口為人掃描體溫,並在當地的分流中心檢查咳嗽和有感冒症狀的人士,亦定期為高危人士提供支援。她分享道:「成為前線醫護人員是一項充滿挑戰性的任務,尤其是在看不見敵人的情況下。我特別擔心,因為我家裡還有一個嬰兒。但我需要承擔這項任務,因為這是最需要我的地方。」

蘭妮服務人群的熱忱源於她的童年時代。她是家裡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父母都是農民,沒有固定收入,讓孩子上學,尤其是當他們已屆大專年齡時,更是一項挑戰。那時,宣明會協助蘭妮接受教育,為她的家庭帶來祝福。作為一名助養兒童,蘭妮從小就體會到施予和回饋的意義。因此,她在大專時,選擇修讀助產士和護理課程。因著助養者的祝福,願意延續幫助別人的熱忱。她夢想將來成為一名醫生。「感謝我的助養者,給我動力,努力追尋夢想。」蘭妮由衷地說。 

菲律賓的蘭妮以往是一名助養兒童,體會到施予和回饋的意義,因而願意憑著自己的專業醫學知識,參與防疫工作。

2019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蘭妮被安排在分流中心,為咳嗽和有感冒症狀的人士進行檢查。

在疫症大流行之前,蘭妮擔任鄉村的衛生工作者,每週走數小時崎嶇的路程,到達缺乏醫療服務的村落,提供產前護理、嬰兒護理(例如接種疫苗)及為新生嬰兒的母親作定期檢查。但是,當她被召集參與政府應對2019冠狀病毒的工作時,她欣然接受。「我希望國家能夠從疫症中恢復過來,一切都回復正常。」蘭妮說。

與蘭妮一樣,今次疫症大流行讓數以百萬計的平凡人,悄悄地發揮出他們不凡的力量,幫助脆弱的一群。他們甘願冒著風險,成為前線醫護人員,或是為感染疫症的高危人士送上日用品。因著愛,他們願意幫助鄰舍、陌生人以至當中最微小的一個。

彼得 — 司機的另類挑戰

這是四十五歲的彼得為南蘇丹世界宣明會開車的第十年,他發現自己面臨著一個新而無形的挑戰,就是戴著口罩接載乘客平安到達目的地。還有是提醒他們在出發前佩戴安全帶,以及必須確保他們上車時要消毒雙手。在飽受衝突困擾的南蘇丹,彼得已經習慣面對各類挑戰,但這次卻是截然不同。

「我的工作有助確保食品援助團隊能夠按時運送食物。這是一個困難的時期,人們容易因恐懼而承受壓力。我努力保持耐心和冷靜,因為這在團隊合作中是很重要的。」彼得解釋著說。

1991年,當衝突在他所住的村莊變得愈發激烈時,他和家人離開了南蘇丹,前往烏干達。「因為衝突,我失去了母親。她生病了,我不能帶她去醫院接受治療。我和親人一起逃走,暫住在肯尼亞,後來輾轉來到烏干達。」他分享道。 

彼得在宣明會擔任司機已經十年,面對疫症大流行,他仍然謹守崗位,確保能夠按時運送食物。

在南蘇丹,宣明會的司機除了面對穿梭社區而帶來的疫症威脅外,更經常遇見路途上的各項挑戰。

「南蘇丹人有一個很好的特質,就是如果你與親人分散,任何人都會收留及照顧你。」彼得回憶著說。這件事情亦發生在我的身上,就是我在曾經紮營的地方生存下來的原因。這種對待每個人都是家庭成員的態度,使他寄望在疫症大流行時期,南蘇丹人將能互相幫助,克服這場健康危機。

因著人們和家人的一直支持,彼得能夠升讀職業學校的課程,並且成為一名汽車維修人員,及後投身宣明會工作。

彼得現在是六個孩子的父親,其中四個在烏干達讀書,另外兩個與他一起在南蘇丹。他補充著說:「我提醒我的家人,特別是孩子,永遠不要輕視這場疫症,還要與朋友和鄰居分享防疫信息。作為宣明會的工作人員,我必須肩負向周遭的人倡議的責任。」

彼得吸收了許多疫症的相關知識,亦了解到疫症大流行傳播的危險性。「當工作時和在家裡時,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必須認真地做好防疫措施及保護他人。」彼得說。

卡法 — 地質學家的堅持

地質學家卡法是宣明會在肯尼亞的鑽探隊監督。「我們的任務是鑽探水井及配備水泵,還有修復未能發揮最佳效用的水泵。我們還會建立基礎設施,淨化泉水或河水,以改善社區獲得清潔和安全食水的機會。」

在2020年四至五月,團隊去到距離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約四百公里的偏遠地區,為有需要的社區提供清水。在此期間,他們穿越了肯尼亞各縣,包括萊基皮亞、馬薩比特、圖爾卡納、西波科特和巴林戈,也是氣候條件惡劣,地勢險峻之地。

「清水在對抗2019冠狀病毒蔓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區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清水。這迫切的需要促使我和團隊離開家園,前往這些難以到達的地區。」卡法說。他們到達選定地點後,便會紮營及豎起帳篷,直至完成計劃的工作。

儘管經歷了極端天氣,從高溫至暴雨造成肯尼亞大部分地區發生洪水和山體滑坡,卡法的團隊還是謹守崗位,互相鼓勵。卡法說:「很多時候,我們的卡車會陷在泥濘中。我們要花長時間試圖將它們拉出來,這會阻延我們的工作進度,卻絲毫無損我們的鬥志。」

地質學家卡法是宣明會在肯尼亞的鑽探隊監督,在疫情蔓延期間,他和團隊仍然四出鑽探水井,為社區提供清水以作好防疫準備。

為肯尼亞面臨水危機的許多家庭和兒童帶來快樂的泉源,是卡法和團隊最大的滿足。

在夜闌人靜的時候,卡法和隊友都會想起家人和親人,儘管非常想念他們,但團隊往往能從達成的工作之中得著安慰。「我們感到滿足的是正在進行的水利項目,將能改變人們的生活,並且,為肯尼亞面臨水危機的許多家庭和兒童帶來快樂的泉源。」

卡法指出他們面對最糟糕的時刻之一是肯尼亞政府禁止人們出入內羅畢,以遏止疫症傳播。他說:「我們都很擔心,因為在完成工作後,不知道何時或如何返回內羅畢的家。」儘管面臨這些挑戰,但卡法指出團隊決定繼續保持積極主動,並滿懷對上帝的信心。因此,他們設法成功地檢查和測試了他們所鑽的七個水井的水質,並繼續將四個水井與太陽能抽水系統連接起來,這將有助於向許多家庭提供清潔安全的水源。

「看到孩子和家人的臉龐發亮,總是讓人心生暖意。我們知道能夠為他們的生活帶來的喜樂和變化,感到非常高興!」卡法笑著說。

拉斐爾 — 鄰家男孩的智慧

十四歲的拉斐爾決心阻止疫症,在肯尼亞的卡卡梅加縣的家庭和社區中傳播。

「在學校因2019冠狀病毒而關閉之前,我從老師那裡聽過這個病毒,是可以致命的,這令我擔心。」就讀中一的拉斐爾說。但透過宣明會的培訓,拉斐爾進一步獲得有關該病毒及其預防方法的知識。他說:「我急不及待想與家人和朋友分享這些信息。」拉斐爾首先教導他的兄弟姐妹如何正確地使用清水和肥皂洗手。他作好準備,在家門前放置了洗手設施,方便家人和客人使用。 

拉斐爾(右)在家門前放置洗手設施,方便家人和客人使用。

拉斐爾趁著和朋友一起踢足球的機會,幫助他們了解更多防疫知識。

拉斐爾的母親瑪格麗特形容他的兒子很熱心。她說這個兒子一直在尋找方法,讓人們特別是孩子的生活有所改善。除了擔當防疫先鋒,拉斐爾還是一個兒童權利倡導者。他不斷探訪兒童,並且,向切爾瓦社區組織報告任何虐兒事件,該組織獲得宣明會支援,解決兒童保護問題,以及轉介投訴個案予有關當局,例如警察和縣級兒童保護部門。

「起初,我對2019冠狀病毒抱著懷疑的態度。但是當我聽完兒子的說話,並從電台廣播中聽到很多相關信息之後,我確信這病毒是真實的。我為兒子和他在社區中,為了傳播信息及幫助別人所做的好事,感到非常自豪。」瑪格麗特說。

拉斐爾一般在日間溫習,以及幫助父母做家務和飼養牲畜;傍晚則和朋友在附近的草地上踢足球,並藉此機會幫助同輩對疫症了解更多。在開始足球比賽之前,所有孩子都必須配戴口罩,並用肥皂和清水洗手,亦控制參與人數以免人群聚集。

拉斐爾是接受宣明會培訓的兒童之一,肩負著繼續貢獻自己社區的責任,保護同伴免受疫症侵襲和遭受虐待。

總幹事的話

在這數月裡,常常懷著感恩的心。清晨,感謝天父,讓我仍然有生命氣息;工作時,給我機會跟從祂的腳蹤,學習服侍貧窮困乏的一群。

世路思潮

早前,政府向每人派一萬元,他們一家四人都把這一萬元捐了出去。 孩子小時候,一家人常東拉西扯,上天下海,無所不談。一次,爸爸提出一個有趣問題......

世界之窗

2019冠狀病毒爆發之前,不少柬埔寨農村家庭為了脫貧,都會嘗試到泰國、韓國,甚至更遠的地方謀生。近年,首都金邊的製衣業增長,經濟迅速發展,也吸引了......

苦難中同行

貧窮和暴力是難民營一般的寫照。難民目睹暴力和戰亂,又經歷親友離世等身心創傷的事情,未及復元,又要逃離家園,被迫住在惡劣的環境,壓抑的情緒往往......

捐款何處去

坦桑尼亞的經濟在過去二十年穩定增長,在2020年7月終於由低收入國家晉升為中低收入國家。在消除貧窮方面,雖然貧窮人的百分比在近年有所減少,但由於人口增長......

人物專訪

有一些朋友是不用常相見,彼此卻會有著一分不用言喻的信任與默契,這就好像商業電台首席智囊陳志雲與宣明會的關係。這些年來,陳志雲總會身體力行出席「饑饉三十」......

中國心

六歲的彩兒是留守兒童,她的父母在廣東打工,每年春節才回來一次,她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在廣西田東縣的一個村子裡。彩兒就讀幼稚園高班了,她是班裡長得最高的小孩,卻很靦腆.......

助養樂

疫情持續超過一年,大家都已經漸漸適應了新常態。但是,住在偏遠農村的助養孩子和家庭由於缺乏資源,每日仍然面對著各種生活難題。宣明會怎樣透過提供生活三寶......

孩子篇

拉雅依正在就讀十年級,她住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以北四百三十公里的一個村落。她是一名助養兒童,有四名兄弟姐妹。她最喜歡數學科,並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