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

標籤:

不再是「小花貓」了

原著/攝影:世界宣明會中國辦事處 陳小花

這所學校座落在雲南高寒山區的彝族村寨,附近兩個村的兒童都來這裡上學和寄宿。乾淨整潔的校園裡有教學樓、宿舍樓和廚房,卻沒有熱水器供孩子梳洗。這裡的冬天特別冷,最寒冷的時候氣溫只有零至三度,從每年十月持續至翌年三月。但是,由於沒有熱水器,學生一年四季都只能用冷水洗澡。直至學校向宣明會申請修建洗澡室,校園才有了新的洗澡室,同學都很開心!

學校裡的洗澡間

十歲的小鵬笑呵呵地說:「我感覺現在每天都乾乾淨淨的,每周可以在學校裡洗兩次澡,晚上也有熱水洗臉洗腳,太好了!」小鵬在這所學校唸四年級,他是一個彝族小男孩,因為家離學校較遠,只能住校,每周回家一次。

小鵬家裡還有四歲的妹妹,爸爸媽媽都在縣城打工,兄妹倆和奶奶一起住。因為奶奶已經年邁,小鵬每次回家除了照顧自己,還要幫忙奶奶照顧妹妹,以及分擔家務。他們所住的彝族村寨,經濟收入主要來自種植白芸豆和核桃,經濟條件不佳,一般家庭都沒有足夠的錢購買熱水器。另外,當地的彝族人長期以來都覺得洗澡不是重要的事情,對洗澡也沒有要求。

小鵬的家裡沒有洗澡間,在學校修建洗澡間之前,他只有周末回家才能燒點熱水,然後躲在房間裡擦擦身體,簡單地洗個澡。「以前學校沒有洗澡室,很不方便,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同學只能用冰冷的水洗臉洗腳。有的同學怕冷,都不願意洗腳,宿舍裡總是有一大股臭味,害得我們睡不好覺。以前一周才能回家洗一次澡,有時候兩周才洗一次。現在有了洗澡室,大家都乾淨多了!」小鵬笑著說。

眼前的小鵬,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流露著開心與自信。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以前的他可不是這樣的。小鵬的同學說,小鵬以前常常穿著一雙髒兮兮的白膠鞋,小臉也不太乾淨,同學私底下都叫他「小花貓」,也可能是因為這樣,小鵬見到陌生人也特別害羞。慢慢地,大家發現小鵬有了新變化,小臉乾淨了,衣服也整潔了。

「小花貓」的蛻變

小鵬說他的改變是從參加學校和宣明會共同組織的健康教育活動開始的。「那時候,宣明會在我們學校開展洗手、腹瀉和肺炎等知識的健康教育活動,這是我們第一次學習到這些知識,大家都很認真學習,還反覆練習正確的洗手步驟。」經過兩次健康教育活動後,小鵬掌握了正確洗手的七個步驟,也習慣了使用肥皂洗手,現在再也沒有人叫他「小花貓」了。

小鵬還把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帶回家裡。「老師讓我們回家跟家人分享學到的健康知識,我就把洗手、腹瀉和肺炎的知識講給奶奶聽,教他們用正確的方法洗手。妹妹經常拉肚子,奶奶聽我說了腹瀉時預防脫水的菜湯煮法,就趕緊學做起來,真的很有用。」小鵬說。在小鵬的帶領下,妹妹和奶奶也都更加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洗手的次數也增加了。

洗澡室和健康教育活動為學生提供便利和健康保障的同時,也幫助很多人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小鵬的老師說:「以前夏天上課時,教室裡都充滿臭味,因為沒有條件讓學生勤洗澡。現在好了,同學每周洗兩次澡,洗澡室寬敞明亮,空氣流通,每間都有隔板,同學可以安心地洗澡。另外,透過讓學生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同學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而宣明會支持的這些洗手活動都很有趣,學生也很愛學,效果很好!」

小鵬希望妹妹學懂勤洗手後,可以減少腹瀉,奶奶亦可透過正確的洗手方法,減少生病。他還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家裡也能有一個洗澡間,這樣妹妹和奶奶就能經常洗澡了。

總幹事的話

二十五年前在銀行工作時,第一次聽到「資訊爆炸」這詞語;今天覺得真的活在「資訊爆炸」時代。每一天,資訊愈來愈多,愈來愈快,3G、4G、5G......

世路思潮

「你有空來我辦公室坐坐,我想認識多點你們的工作。我是你們的助養者。」陳先生把咭片給我。那是近22年前的一次扶輪社午餐會,1996年,剛加入宣明會不久......

專題

國際勞工組織指出全球約每十名孩子,就有一名是童工,即是全球約有一億五千二百萬名童工,其中五至十一歲的孩子,竟然佔百分之四十八。我們怎能想像......

世界之窗

享用安全和價格合宜的食水是每個人應享的基本權利。住在尼泊爾努瓦科特縣的村民卻失去了這個權利。

捐款何處去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人口第二多的國家,雖然經濟增長快速,但仍然屬於非洲較為貧窮的國家之一。

人物專訪

訪問當天,黃翠如從探訪孟加拉宣明會事工回港不久,接受了很多傳媒訪問。眼前這位纖柔女子,卻並非默守閨中的弱女......

助養樂

助養孩子身處的社區,平常很少村外人來訪,日常接觸到的都是家人和鄰居。難怪有孩子形容面孔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的助養者為「天上來的朋友」。

孩子篇

桑娜妮一家的貧困情況,以往常常成為社區裡的笑柄。直至桑娜妮成為助養兒童,不僅家庭的生活困境漸漸改善,這位小女孩又可以大踏步,勇敢地追尋成為醫生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