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

標籤:

媽媽的決心

原著:世界宣明會中國辦事處 陸珍豔


十歲的陽陽終於在二〇一六年如願入讀一所普通小學,他和媽媽歷盡艱辛,終於開啟學校的新生活,媽媽說:「這是第一步,路還很漫長!」

陽陽兩歲時被診斷患上自閉症。媽媽在痛哭過後,決定帶著兒子踏上康復和求學之路,讓他融入社會。夢想縱然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很多學校得知陽陽是有特殊需要兒童後,都拒絕讓他入學。

「陽陽快三歲時,我首次到幼兒園諮詢,真的鼓起很大的勇氣!」媽媽說道,「我找到園長,跟她說明孩子的情況,她一聽是自閉症,就趕緊擺手,至今我依然記得她當時的模樣。」幸好校方最終仍願意讓陽陽先到班級中試試。媽媽還特地找班主任和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然後,就把他留在學校。「回家的路上,我還能聽到陽陽的哭聲,當時心裡非常煎熬。」媽媽含淚回憶著說。可是,陽陽還是在第十八天被勸退了,媽媽抱著他,哭著離開學校。

不幸接踵而來!為了陽陽高昂的康復費用,爸爸晝夜工作,最終患上重疾,並在一個月後離世了。那時陽陽才三歲,復康訓練被迫終止,婆家更趕出母子倆,娘家亦愛莫能助。「我當時感覺天都塌了,地也陷了!」媽媽說。為了餬口,她帶著年幼的陽陽四處漂泊,一邊打工維持生計,一邊找幼兒園。「陽陽在三至六歲期間,已經讀了五所幼兒園,最長的是一個學期,最短只有十八天!最後都以被勸退告終。」她說。在此期間,宣明會開始資助陽陽部分的生活費和學費。

即便一直被勸退,陽陽媽媽也沒有氣餒。她一邊打工一邊陪孩子在特殊學校做訓練,同時,繼續為陽陽申請入讀普通學校。陽陽六到九歲這三年間,她幾乎跑遍了南寧的學校,一有面試的機會,她就帶著陽陽去嘗試,每一次被勸退,她都會反思:為什麼又被勸退,孩子不足的地方在哪裡?之後,她會抓緊訓練陽陽不足的地方。

陽陽在二〇一五年終於有了一次上學的機會!媽媽很開心!但因陽陽不適應新環境,在開學第一天咬了兩個同學,第二、第三天也是如此。排隊的時候,老師叫其他小朋友遠離他,讓陽陽孤立地站著。

陽陽意識到這一點,他跟媽媽說:「媽媽,我想回家!」當天,學校開家長會,陽陽媽媽面對老師和家長的質問,不停地道歉和解釋,最終決定退學。

這次入學經歷,讓陽陽媽媽意識到一定要從孩子的行為問題、社會融合等方面入手。於是,媽媽計劃從訓練陽陽做事的意識開始,她每天早上四、五時起來賣早餐,讓陽陽幫助收錢和收拾碗筷。媽媽去推銷土特產,陽陽也跟著去,讓他學習適應環境,與不同的人接觸。宣明會在社區開展自閉症倡導活動,媽媽一定帶陽陽來參加,在活動中,陽陽有機會與入讀普通小學的孩子一起閱讀,還和媽媽一起到社區讓大眾多認識自閉症。

二〇一六年九月,陽陽終於入讀小學,為方便媽媽陪讀及緩解經濟壓力,學校還特別聘請媽媽到學校工作。開學前的十天,媽媽便帶著陽陽住進學校宿舍,幫助他提前適應學校生活。他們每天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學習、活動,到開學時他已經熟悉學校環境,並形成了生活規律。陽陽在學校表現很好,上課、下課、做體操,放學回家也會寫作業。雖然與班裡的同學交流不多,但媽媽和老師都會引導班裡比較積極的學生幫助他,例如做早操時,陽陽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轉,同學也會提醒他。

為了讓更多有特殊需要兒童有機會進入普通學校學習,融入社會,宣明會還資助陽陽就讀的學校修建無障礙廁所,並計劃在學校開設一間資源教室。資源教室配備有教師、復康器材和教具等,為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諮詢、心理輔導、復康訓練及教學支援等。

總幹事的話

十月中,和太太踏足芬蘭,探訪在那裡做交換生的女兒,她帶我們坐四個小時火車,到達俄羅斯聖彼得堡,闖進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的天地。

世路思潮

「一夜間,這裡變成一個六十萬人的城市!只是這裡沒有電沒有水沒有學校沒有醫院。」孟加拉總幹事Fred對我們說。

專題

誰個不想自己的孩子可以快樂成長,上學去、玩耍去,不受任何傷害;暴力更彷似與孩子毫不相干,但事實並非如此。

世界之窗

你會如何總結自己的2017年?是歡笑多於悲傷,還是……

苦難中同行

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一個安樂窩,但聯合國指出現時全球有一億五千萬名兒童流落街頭。

捐款何處去

孟加拉自1971年獨立後,國家持續邁向脫貧和經濟增長,並已經能夠出產足夠全國所需的糧食。

人物專訪

Prudence的生平故事或可用最常見的所謂「香港故事」來概括:自少家貧,努力向上,終於在社會創出佳績。

孩子篇

九歲助養兒童露婕以往僅靠媽媽以高息借貸,才能繳付她的書簿學費。但這一切都因儲蓄小組的成立而完全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