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標籤:

怎能發揮婦女潛能?

作者:日堯

根據聯合國婦女署(婦女署)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開發署)發佈的The Paths to Equal Report指出,全球女性平均只能發揮自身六成的潛能。此數據是以「女性賦權指數」(Women’s Empowerment Index)衡量婦女在健康、教育、包容、決策和受到暴力侵害等5個方面,能否作出選擇和抓住生活機會的權力和自由而得出的結果。此報告同時指出31億名婦女和女孩,即是全球90%以上女性生活在女性賦權不足、性別差距大的國家。

女性未能充份發揮其潛能,原因包括性別規範、固有思想與社會規範,以及賦權與資源是否充足等。開發署在去年發佈了《性別社會規範指數》報告(Gender Social Norm Index Report),當中指出包括女性自身在內,25%的人認為丈夫打妻子是對的。婦女於勞動力市場,擔任管理職位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這些對女性的規範、賦權不足和暴力侵害,不僅損害女性的福祉與發展,也嚴重窒礙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步伐。

女性發展的主要障礙

根據聯合國發佈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2023性別快報》(Progres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he gender snapshot 2023),窒礙著全球於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有關實現性別平等的主要障礙包括:
  • 教育機會不足:預計到2030年,將有1.1億名女童和年輕女性仍然失學。
  • 貧窮和缺乏經濟機會:預計到2030年,將有逾3.4億名婦女和女孩生活在極端貧窮中,即是全球8%的女性每天生活費不到2.15美元,急需社會保障和改善工作機會,才能長遠擺脫貧窮。
  • 糧食不安全:預計到2030年,約24%的婦女和女孩將經歷中度至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況。務必透過增加獲得土地和資源的機會,加強婦女在糧農系統中的持份,才能保障她們的糧食供應、生計和健康。
  • 社會規範與文化習俗:「女陰殘割」和童婚等傷害女性的事情仍然存在。全球五分之一的女性在18歲前成婚。童婚依然盛行凸顯了促進思想改變和建立保護女性權利法律框架的迫切性。
  • 職場歧視與不平等:現時的主要就業人口當中,只有61%女性得以參與勞動市場,相對於男性比例高達91%。此女性就業機會不平等的情況,無疑影響著社會經濟及全球邁向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女性賦權帶來改變

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除了肯定婦女作出的成就外,也提醒我們要繼續倡議賦予婦女能力和促進婦女權益。為此,婦女署和聯合國全球契約合作制定了7項《婦女賦權原則》,用於增強婦女在市場、職場和社區中的權能:
  • 建立高階企業領導階層以促進性別平等
  • 在工作中公平對待所有人,尊重和支持非歧視和人權
  • 不論性別,確保所有工人的健康、福祉和安全
  • 促進婦女的教育、培訓和專業發展
  • 推行賦予婦女能力的供應鏈、行銷實務與企業發展
  • 透過社區推廣和宣傳倡議平等
  • 評估及公開報告推展性別平等的進程
宣明會相信健康、受過教育和獲得賦權的女性,將是改變的推動者。透過賦予女性權能,就是賦予她們決策權、分享想法和創造改變的平台,並且獲得機會和資源,她們便能夠掌握家庭內外的生活,為自己和家庭謀福祉,以及改善所住的社區環境,成為自己和下一代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多年來,宣明會一直將性別平等和女性賦權的工作,融入各類緊急救援、長期發展及倡議項目之中,為的是創造環境,裝備婦女和女孩,助她們擁有能力去克服各種障礙,有關工作包括:
  • 為婦女和女孩提供醫療保健、食水、教育、兒童保護和經濟賦權等方面的支援,改善她們的經濟和生活情況。
  • 提高社區人士關注不利女性健康和福祉的規範與習俗,例如童婚和「女陰殘割」。
  • 與社區、信仰領袖和政府合作,糾正影響婦女和女孩的不良社會規範。
  • 培養女孩和婦女在人生各個階段倡議的能力,讓她們能夠為自己爭取權益。

宣明會的工作—女性賦權改善兒童福祉

我們一家改變了

馬拉維的達寧頓和瑪莉亞一家參加了宣明會「轉化特困家庭抗逆力項目」,夫婦二人現今相處融洽,一起努力謀生和照顧2名孩子。但他們以前並不是這樣的。

達寧頓說社區內大部分男人想工作時就工作,想工作多久就多久,家庭事務往往由丈夫決定。但同時,男人又期望妻子負責煮食、打掃和照顧子女,甚至到農田裡幫忙。然而,在宣明會工作人員到當地舉辦「擴闊世界觀」培訓後,達寧頓的想法改變了。瑪莉亞說,這個培訓令丈夫學會更好地溝通,有助鞏固他們的婚姻。達寧頓甚至開始幫忙做家務,作決定前亦會與瑪莉亞商量。

多年來,達寧頓和瑪莉亞一家一直以種植粟米和經營小商店為生。雖然他們曾經受惠於宣明會的儲蓄小組,懂得妥善理財,但「擴闊世界觀」培訓進一步改變了他們對金錢和營商等方面的看法。瑪莉亞說:「以前,我們認為如果人生要成功,必須本來已經富有或身居要職,但接受培訓後才發現,原來我們自己也可以做出成績。」

自2017年起,「轉化特困家庭抗逆力項目」當中的「擴闊世界觀」培訓和農耕技術培訓,已經協助他們一家和當地數以千計的農民家庭獲得更好的收成,大大增加收入。他們一家還開墾了魚塘來養魚,也飼養蜜蜂,並能以魚塘裡養分豐富的水,灌溉他們所種的木薯、香蕉和蕃薯等農作物。

除了生活環境改善,他們的孩子也更健康。9歲的大女兒諾莉年幼時一度患上營養不良,但現在已經回復健康,茁壯成長,而且在學校的成績名列前茅。至於她4歲的弟弟,更是從來沒有經歷過捱餓。完成了「轉化特困家庭抗逆力項目」的培訓後,瑪莉亞不僅掌握到新的技能,亦有了願景,與家人朝更美好的明天邁進。
我以前沒有銀行戶口,連走進銀行的勇氣也沒有,但現在我會鼓勵和陪同其他婦女到銀行開設戶口。
古莎

由無依無靠到貧窮畢業生

孟加拉婦女古莎結婚後不久,丈夫便拋下她,偷渡到外地去,再也沒有回來。當時女兒只有3個月大,令她十分徬徨。

宣明會及後在她所住的社區推行「性別共融邁向脫貧項目」,旨在協助易受氣候變化威脅的特困家庭增加收入,也致力改善他們的糧食安全及營養狀況,並推動在財政、社會及性別等方面達致共融。

現時,項目引進為期24個月的「特困家庭脫貧模式」,協助家庭從貧窮中「畢業」。「畢業」的衡量準則包括創造收入、解決基本生活所需、財務融入、減災防災、性別平等、社會融入等。為確保參與家庭在「畢業」後能繼續上游,項目會支持他們投入經濟市場,當中尤其重視婦女的經濟賦權。

古莎和其他家庭在參與「性別共融邁向脫貧項目」的首4個月,每月可獲得宣明會提供現金資助,解決基本生活所需,再接受培訓,學習設立家庭菜園。7個月後,宣明會提供了15隻雞予她們一家,條件是古莎必須參與建造雞舍。古莎就這樣踏上了脫貧之路。現在,她已經能夠自力更生,照顧女兒,包括讓她接受教育。此外,她還藉著出售雞隻和山羊,儲蓄了足夠的金錢,興建屬於自己的家。

古莎除了飼養雞隻和山羊,還在村裡的市集售賣雞隻和雞蛋,這個市集由社區成員共同管理,按著市價調整售價,確保賣家不會蒙受損失。此外,由於當地婦女不方便獨自出門到離家很遠的市集做買賣,運送禽畜亦需要額外支出,故此在家附近就能做買賣,實在為古莎節省了不少金錢,更保障了她的安全。

古莎說:「我的人生曾經破碎不堪,彷彿我被丈夫拋棄之後,不僅跌倒失腳,連立足之地也沒有了,人生毫無盼望。現在,我覺得自己好像有4隻腳般站立在堅固之地上。」

古莎是社區裡的模範,也成為了一位堅強的領袖,能夠自行謀生和儲蓄。她自豪地說:「我以前沒有銀行戶口,連走進銀行的勇氣也沒有,但現在我會鼓勵和陪同其他婦女到銀行開設戶口。」

古莎最希望的,是她女兒塔曼娜不必步上她的後塵。她自豪地看著女兒說:「因為貧窮,加上父母缺乏知識,令我無法接受教育和發展自我,但是塔曼娜將會成為醫生。」

總幹事的話

最近去了一趟尼泊爾,實地視察當地在疫情後的情況,以及宣明會發展項目的進度。

世路思潮

早上加德滿都的內陸機場十分熱鬧,擠滿預備闖高山的背包客。

前線工作

蒙古的諾敏是宣明會助養兒童,亦是一位兒童領袖。在去年底,她參加了第28屆聯合國氣候峰會。

與脆弱同行

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大衛只是14歲,已經在礦場工作,更是一家的經濟支柱。

捐款何處去

在2023年,香港世界宣明會援助款項約港幣600萬元,支持斯里蘭卡2個區域項目及1個其他項目,約8萬人受惠。

本地同行

身為律師的鄧慶倫(Helen)坦言非常喜歡小朋友,她不僅與孩子一起助養兒童,自己更加入以兒童為本的香港世界宣明會擔任董事會成員。

童看世界

孩子的心很單純,想吃就要吃,想做就去做。這是我過去的「以為」。

孩子篇

對柏嘉廸而言,參與宣明會為助養兒童舉辦的課外活動,成為她人生的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