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篇

標籤:

好好生活,因為有人關心我

原著/攝影:Garima Chaulagain;黎芷茵撮譯

「我們一家四口從前只靠爸爸一人養家,經濟有時真的很拮据。」尼泊爾前助養兒童柏嘉廸回憶道。

由於家庭收入有限,柏嘉廸的家庭過去無法照顧孩子基本所需。在柏嘉廸約10歲那年,一位女士來探訪他們一家,與她父母傾談後,便為她登記參加「助養兒童計劃」。自此,柏嘉廸和家人的生命便開始經歷變化,不再一樣了。

「助養兒童計劃」的支援下,柏嘉廸獲得書包、文具等家庭過去無法負擔的學習用品,激勵她更用功讀書。助養者的來信,也令她感受到愛與關懷:「我的助養者來自香港,我常常覺得自己有個關心我的外國朋友。」而除了柏嘉廸得到支援外,她的媽媽也接受了各類培訓,使他們能夠參與儲蓄小組和藉由務農來增加收入,改善了家庭生計。

建立能力,向夢想邁進

對柏嘉廸而言,參與宣明會為助養兒童舉辦的課外活動,成為她人生的轉捩點。「我是個內向的人,過去常常留在家裡;但那些活動令我開始與社區其他孩子交流,討論我們作為兒童所面對的問題,並學習變得更有自信,徹底改變了我的生命。」

不久之後,柏嘉廸帶領村裡所有助養兒童組成了一個兒童小組,並獲推選為小組司庫。藉此兒童小組,柏嘉廸開始全身投入參與不同活動,例如清潔運動,以及關注社區婦女和兒童所面對問題的教育活動,也有機會參加兒童保護和生活技能的培訓。「因著兒童小組,我接受了各類培訓,帶領過不同活動,大大建立了我的能力。我意識到,這些經歷賦予了我新的人生目標,就是服務我的社區。」柏嘉廸回憶道。

隨後,柏嘉廸開始為推動社區發展的夢想努力,最終找到一份工作,於宣明會在當地的一個合作伙伴─「好鄰舍」擔任社區工作員。現在 26 歲的柏嘉廸,已實現了回饋社區的夢想,並希望繼續在社區發展的領域工作。柏嘉廸的父母非常自豪地看著女兒從一個內向的人,轉變為現在積極為社區服務的人。她的父親說:「柏嘉廸是我們社區的榜樣。當人們說我們的女兒多麼出色時,我感到自豪。」

「我在社區工作中遇到宣明會的助養兒童時,便彷彿從他們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我希望他們的生命能好像我一樣,因助養而得著正面的改變!」柏嘉廸說。

了解更多前助養兒童今天好好生活的故事

總幹事的話

最近去了一趟尼泊爾,實地視察當地在疫情後的情況,以及宣明會發展項目的進度。

世路思潮

早上加德滿都的內陸機場十分熱鬧,擠滿預備闖高山的背包客。

專題

聯合國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女性平均只能發揮自身六成的潛能。

前線工作

蒙古的諾敏是宣明會助養兒童,亦是一位兒童領袖。在去年底,她參加了第28屆聯合國氣候峰會。

與脆弱同行

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大衛只是14歲,已經在礦場工作,更是一家的經濟支柱。

捐款何處去

在2023年,香港世界宣明會援助款項約港幣600萬元,支持斯里蘭卡2個區域項目及1個其他項目,約8萬人受惠。

本地同行

身為律師的鄧慶倫(Helen)坦言非常喜歡小朋友,她不僅與孩子一起助養兒童,自己更加入以兒童為本的香港世界宣明會擔任董事會成員。

童看世界

孩子的心很單純,想吃就要吃,想做就去做。這是我過去的「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