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宣明會自1982年在中國內地開始緊急救援工作。近年,中國發展一日千里,卻同時衍生出城鄉發展步伐不一、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等社會問題。在經濟發展成為焦點的情況下,貧困的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受暴力影響的兒童及殘疾孩子的需要容易被忽略。
留守兒童是指一些因父母離鄉打工,導致長期與父母分開居住和生活的農村兒童。城市就業機會較多、工資較高,吸引了大批農民湧入城市打工。由於缺乏父母的直接支援,留守兒童要面對各樣生活、學習、成長的問題和挑戰,通常較容易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
流動兒童是指與父母一起從農村遷移到城市的兒童。父母雖然在市區工作,但其戶籍登記仍在農村地區,他們亦幾乎不可能將戶籍轉移到工作的省份。在中國,戶籍與許多重要的社會福利和服務掛勾,意味著流動兒童被剝奪了大多數社會福利和服務,包括在城市中上公立學校。
在中國,虐待兒童仍然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因此,它通常不會出現在官方數據,只會偶爾在媒體上提及。針對兒童的暴力包括性虐待、校園暴力、家庭暴力等。施虐者可以是朋輩、熟人、甚至家長和照顧者。
殘障兒童面臨著多方面的歧視。殘障人士一般被公認是社會的負擔,他們亦缺乏貢獻社會的潛力,因而使他們喪失了職業和職業培訓的機會。此外,殘障兒童的父母通常都無法獲得殘障兒童的康復服務,這種情況在低收入家庭或農村家庭尤甚。
此外,「宣明中國之友」的捐款亦會按需要用於中國內地的緊急救援、重建及防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