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真摯的筆友—黃心美



「我的助養理由:分享愛,分享幸福。」
黃心美,一位口才了得的節目主持,同時也是一位充滿愛心的長期助養者。「當時我有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我覺得很幸福,我想將自己的幸福與他人分享,就決定助養了。一年後,上司說我表現好,給我加薪,我就再助養多一個小朋友。」九年來,兩個助養孩子的信件、相片、周年成長報告等,已經填滿一個三寸厚的硬皮檔案夾。

「每次寄包裹,都包括相片和信件。禮物呢,起初是文具,後來寄過卡通手錶,因為孩子漸漸長大,需要學習看時間;又寄過樂器,例如牧童笛……」一提起助養孩子,心美就滔滔不絶:「印尼女兒長大了,已經16歲,我就寄衣服、裙子給她。她說過,我從前寄的衣服有點小,但她依然會穿,因為是我送的,她喜歡。」預備禮物的時候,心美會考慮孩子的需要,包括他們的年紀和所住地區的天氣。她曾送過熱水壺給蒙古兒子,因為蒙古的冬天很冷;印尼長年炎熱,所以她給女兒寄過小風扇。

心美一年還會寫四封信給助養孩子,彼此坦誠分享生活點滴,不知不覺間建立了一份深厚的情誼。「印尼女兒叫薩瑪,她在我認為很艱難的環境,仍然非常堅強地生活,而且表現輕鬆,她反倒成為了我的榜樣,讓我有很大的得著!我們相隔很遠,又素未謀面,但很奇怪,助養者和助養小朋友之間,就是可以建立這種愛。」心美笑著說。

心美每收到助養孩子的來信或周年成長報告,都會細心分類及保存,珍而重之。

看見蒙古助養兒子同樣珍惜她送上的生活照,心美非常感動。



「我覺得我的助養者就像我的父母,她關心我,鼓勵我。她啟發了我許多……」

薩瑪是一位16歲的印尼女孩,四歲時父母離異,一直由祖父照顧,直至幾年前祖父去世,薩瑪就寄住在親戚的家。年紀小小經歷坎坷,難得薩瑪沒有自怨自艾,反而積極樂天,乖巧勤勞,每天清早起床幫忙家務,下課後又協助親戚打理小生意,知恩圖報。

「我自小夢想成為老師,希望人人都可接受教育,能夠讀和寫。」因著宣明會的幫助,薩瑪不僅獲得學習所需的文具,還參與了美勞班、電腦班和兒童權益工作坊等課外活動。「我將我的夢想和日常發生的事,都跟心美說。」心美成為薩瑪的助養者已經快10年了,她們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誼,彼此都熟悉對方的生活,薩瑪甚至每天為心美祈禱。薩瑪說:「我覺得我的助養者心美就像我的父母,她關心我,鼓勵我。她啟發了我許多,例如她不輕易放棄,而且非常勤勞,她還很孝順父母呢。」

薩瑪懂事又勤勞,下課後主動幫忙親戚打理飲品店。

與親戚同住的薩瑪(中)非常喜歡心美送的衣服。

薩瑪熱愛上學,因為她的夢想正是成為老師。

助養兒童,分享愛,你可以將幸福傳開!



「因著助養者的鼓勵和啟發,我喜歡幫助人,也積極參與課餘活動。我希望將來成為排球員。」

班班是心美的蒙古兒子,三歲開始成為助養兒童,今年已經11歲。心美時常寫信給班班,她記得班班為人較為含蓄,寫字不多,但有一次他突然寫了一句「I love you sister」,心美立即甜在心頭,還時常掛念這位窩心的小筆友。

班班的父母以往都失業,生活非常艱難。直至宣明會在他們的社區開展工作後,班班的家庭獲得淨水器和傢具等生活必需品,生活得以逐步改善。現在,班班的爸爸擔任保安員,有了穩定收入,又因著接受儲蓄培訓而懂得理財,班班的父母更積極參與兒童保護、健康家庭生活方式等培訓,家人都比以前健康和快樂。

由於社區內的蒙古包沒有衛生設施,宣明會建設社區浴場,供有需要的家庭使用。並且,透過電台廣播,向學校傳遞保護兒童的訊息。孩子因著家庭、學校和社區的各樣改變,能夠在更安全舒適的環境學習。班班的媽媽說:「自從成為助養兒童後,班班比從前有自信。我實在感激宣明會為我們的社區做了許多工作。」

班班與父母重溫助養者心美的來信,依然感覺溫暖又喜悅。

害羞的班班也有散發男子氣的時候。他在家幫忙砍柴時,表現得技巧純熟又有信心。

住在郊區的蒙古家庭都沒有自來水供應,一般孩子都會像班班這樣,每天要為全家人到外邊取水。

助養兒童,用愛為孩子、家庭和社區帶來改變!



香港世界宣明會為一有限責任形式成立的基督教救援及發展機構,旨在為貧窮的兒童、家庭及社區帶來長遠的改變。
© 2021香港世界宣明會版權所有 | 有關善款之運用及監管,請按此進入捐款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