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工生涯 孩子不應承受的重擔
作者:日堯
二月時,在孟加拉宣明會開設的非正規教育中心,看見十一歲的提絲瑪,她的一雙小手充滿傷痕,在紡織廠負責剪牛仔褲的布料,每小時要完成一百條。由於父親早逝,母親和哥哥都要工作。對她來說,自小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事。她說每天下課後,便去上班,日復一日,卻沒有磨滅她的夢想,就是乘飛機到外國留學,成為醫生。對一個童工、一個小女孩,這都是一個很大很遠的夢。看著她澄淨的眼神,想著全球還有數以億萬的童工夢,何日方能得圓?
億計孩子當童工
國際勞工組織指出全球約每十名孩子,就有一名是童工,即是全球約有一億五千二百萬名童工,其中五至十一歲的孩子,竟然佔百分之四十八。我們怎能想像正值學習起步點的孩子,竟然已經踏進工作生涯,更難以接受的是全球七千三百萬名孩子,其中包括一千九百萬名五至十一歲的孩子正在從事最惡劣形式的工作,包括當童兵、從事色情行業或檢破爛等,嚴重危害他們的身體和安全,甚至有違道德,卻難以被發現,難以尋找出路。其他童工則身處於不同的供應鏈之中,逾七成從事農業工作,包括在小型農場種植茶葉、煙草和可可等,其他則從事狩獵、林業及漁業等工作;還有約百分之十二的童工從事工業工作,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和採礦業等。到底兒童為何要如此早開始工作,僱主又為何會聘請兒童而非成人呢?
孩子為何工作?
在一般情況下,僱主傾向聘用廉價勞動力從事生產,以獲得最大的利潤。他們看準兒童的議價能力薄弱,也較容易操控,以及一些工作需要特殊技能,兒童的手指和細小的身軀較為合適;女孩更被認為是較順服的工人。以上種種,也吸引僱主聘用兒童而非成人工作。
對大部分童工來說,工作固然並非他們心所願的事情,只因對貧困家庭而言,餬口和生存是最要緊的,每位家庭成員,包括年齡多麼幼小的子女,都是一份可以賺取收入的勞動力。所以,在生存和接受教育之間,不少家長唯有為子女去選擇上班而非上學去。還有的原因是缺乏接受教育的途徑、父母不了解工作對兒童的危害,以及應對家庭經濟突然陷入的困境或突如其來的災難等,也會令父母為子女作出如此抉擇。國際勞工組織指出身處受衝突影響國家的孩子相比全球平均數據,高於百分之七十七的比率,成為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