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到世界最邊端

90後的柏翹,在屋邨長大,跟一般年青人一樣,讀書、考試、畢業後順理成章加入「打工仔」行列。難得的是,面對營營役役的生活,他仍然對世界保留著一顆好奇和關懷的心。

助養令我覺得多了一個身份,令我希望看著一個孩子成長。」柏翹說。「工作之前,我很怕孩子,覺得自己不能控制他們,他們會哭,會鬧脾氣。助養令我想去多了解他們。」

繁忙生活之中要抽時間寫信給助養孩子米利暗,已是不易的事,但柏翹這位「非一般助養爸爸」在短短五年的助養旅程中,兩次遠赴格魯吉亞探望她,去年更特意為她安排了一個神秘生日派對。

「有孩子曾跟我分享,說助養者是一個天使,因為他們完全不知道香港在哪兒,是一個怎樣的地方,但當我們寫信給他們,或者寄相片,他們會知道原來遠處有一個人關心他們。」


捐款到哪兒?


「探訪前,我對助養兒童計劃的想法很膚淺,會想所捐的錢是否能直接到達孩子的手裡。」柏翹坦言道。但探訪旅程讓他親身走進孩子的社區,了解到當地的發展需要和改變。

「當地原來有二十年時間沒有幼兒教育,宣明會很落力跟當地政府推廣幼兒教育,爭取興建更多幼稚園、學校和公園,讓孩子有一個學習和聯誼的地方。」

助養和親身探訪米利暗,讓柏翹看見世界另一端的需要,見證孩子的成長,同時更深體會「施予」所帶來源源不絕的快樂。「我覺得自己會重訪米利暗第三、第四次,我希望她愈來愈成熟,會做一個更好的人。」

柏翹於2016年首次到格魯吉亞探望米利暗,藉繪畫互相交流。

柏翹探訪由宣明會支持的養蜂場,了解項目如何幫助當地社區改善生計。

柏翹兌現對米利暗的承諾,於2018年重訪格魯吉亞,更為她準備了神秘生日派對。

助養,讓兩顆陌生的心相連,跨越距離和時間的界限,成為見證彼此成長的同行者。你願意成為助養者,延續生命影響生命的傳奇嗎?



上一代已過去,能讓文盲也成過去嗎?

比蒂一家與親戚共十幾人,住在擠迫的泥房子裡。

世界七大奇迹「泰姬陵」的所在地阿格拉,每年吸引無數遊客慕名前往,但熱鬧的城市背後,卻有一群被跨代貧窮所困的人住在鐵皮屋和泥房子裡──十歲的比蒂是其中一個。

比蒂的父母只受過小學教育,靠賣手工藝為生,工時長且收入微薄。為了幫補生計,比蒂的兩個姊姊早已輟學。在該區,許多貧窮少女因被視作家庭的負擔而被迫早婚。

「年輕一代大部分依然是文盲,容易受到剝削。」比蒂的阿姨莉娜說。莉娜是一名老師,也是這個八百多人的社區裡兩個中學畢業生之一。

在莉娜和宣明會人員的說服下,比蒂的爸爸終於讓女兒接受輔導教育,在宣明會的教育中心內與其他孩子一起學習語文和算術。看見女兒顯著的進步,爸爸更主動讓兩個已輟學的大女兒上補習班,鼓勵她們早日返回學校,接受正規教育。「每個父母都希望子女有良好的家庭和教育。我的人生已經過去,但希望孩子得到更好。」

貧民區的衛生環境惡劣,房子旁滿是垃圾堆和水坑。

比蒂以阿姨莉娜作榜樣,努力學習,希望長大後成為老師。

宣明會人員用趣味遊戲教導孩子數學,助他們早日適應正規教育。

助養兒童,讓文盲成為過去,貧窮孩子可以打破困局,改寫人生!




鐵漢展柔情 身教孩子不言敗

助養者卓永坤為自己取了「Never」作英文名字,提醒自己永不言敗(Never give up)。
三十出頭的Never(卓永坤),年幼喪父,捱過窮、受過排擠,為了幫補家計,中三畢業後便投身社會工作。「人生順境的時間很少,不斷遇到挫折。」他說。「但我感激遇上一位生命老師,讓我知道自己有價值和可能性。」

因為經歷過一無所有,Never明白別人的幫助,能改變人的一生。他以恩師作榜樣,學習關懷弱勢,閒時喜歡做義工服務長者、戒毒和更生人士,更多次到發展中國家,以專長幫助社區興建房屋。2015年,他一口氣助養了三個孩子。「我聽過一句話,如果你是世界上最幸福、最滿足的1%人口,你的義務和責任就是令其餘99%的人得到幸福。」

2016年,為更了解自己的捐款如何實際地幫助孩子,他隨宣明會到柬埔寨探望助養女兒Lisa。「親身與孩子交談、互動,切切實實觸摸到她,令我身邊的朋友都能明白,原來助養可以很實在,很貼地。」他說。「我看見當地居民和助養孩子的家人都很信任宣明會,他們的互動是交心的。」

Never對宣明會在當地推行的建築和水利工作尤其深刻。除硬件建設,他還看見工作人員教育孩子個人衛生如正確洗手方法、如廁等,並與官員和社區領袖保持良好溝通和合作。「自從回來後,我更有信心和朋友分享我的助養故事和探訪旅程。」他說。「助養讓我提早多了一份想要去為孩子努力的責任感,令我想更關心孩子。」

Never和助養女兒(左一)交換禮物。他把自己的相片送給孩子,希望她實在地知道有人願意關心她。

Never在探訪旅程中了解當地宣明會如何幫助社區興建水井,讓村民獲得清潔食水。

助養者和孩子們一起遊戲,透過互動活動了解他們的社區、家庭和需要。

助養,讓兩顆陌生的心相連,跨越距離和時間的界限,成為見證彼此成長的同行者。你願意成為助養者,延續生命影響生命的傳奇嗎?



當生活只剩下擔水

香港的孩子自小在考試場上競賽,為的是將來有更好的發展,但肯尼亞的小露每天在野地與牛羊和其他村民比拼,所爭的卻是河床裡僅餘的泥水。氣候乾旱,當地已連續多月沒下雨,為了取水給家人,孩子和婦女們每天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徒步六公里路去取水。

泥黃色的水,供家庭飲用、煮食、洗澡、洗衣服,也是動物們的水源。「我一心只想如何得到食水。」小露的媽媽莫妮卡說。可惜孩子喝了泥水,總是生病。「小露三星期前病了,肚痛,頭痛,流鼻血,還有血便。」

取水、生病、營養不良、缺課和失學,是小露和當地大部分女孩每一天的寫照。「如果有水,孩子便能上學。」小露的爸爸說。「如果有水,我們便有時間做其他的事,還可以種菜、做生意。」小露的鄰居說。

水,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健康和生活,也限制了他們的眼界和未來。

在非洲許多貧困的村落,取水的任務往往由孩子和婦女承擔,導致兒童缺課和失學。

小露每天跟同伴們徒步六公里去取水,弱小的她只拿得起小水煲來盛水。

混濁而稀少的泥水,是當地村民和動物的唯一水源,孩子喝下污水容易生病。

宣明會每60秒讓一個家庭獲得清潔食水,一個飢餓兒童得到食物。你願意成為助養者,助貧困孩子得清水,有機會健康上學,改寫未來嗎?


每日$9助養一名兒童,你可以支持宣明會在貧困孩子的社區推行「區域發展項目」(ADP),工作範疇包括:



看看前助養兒童的成功故事






香港世界宣明會為一有限責任形式成立的基督教救援及發展機構,旨在為貧窮的兒童、家庭及社區帶來長遠的改變。
© 2020香港世界宣明會版權所有 | 有關善款之運用及監管,請按此進入捐款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