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下,妮妮每天都要打大概10公升的泥水擔回家,即10支大膠樽可樂,連我們香港男子也不輕易做到,卻是妮妮每天的工作!

Sindy是一位職業女性,在追求有質素生活的同時,她自小就有助人的抱負,從中學時開始助養第一名非洲小孩,並於十年前首次遠赴非洲肯尼亞,到孤兒院當義工老師。今次Sindy重返肯尼亞,重尋初衷,更讓她認識了8歲的小女孩妮妮。

在香港,只要扭開水龍頭便有清潔食水,但在乾旱的肯尼亞並不然。妮妮自小喪父,母親獨力照顧7名子女,僅靠拾柴製成木炭出售為生,所以年紀小小的妮妮便要負擔起打水、找食物的工作。

親身經歷 十分震驚

Sindy跟妮妮出去打水,沒想到取水原來如此艱難。「那是40度高溫,太陽直曬,完全沒有遮擋,地面熨熱和長滿刺腳的藜蒺!我們走了一小時,妮妮一直赤著腳(我穿著鞋子走半小時已差點中暑),忽然,她敏捷地跳進一個約兩米深的地洞打了一些泥水,然後她裝滿了一個10公升的水桶,頂在頭上,運回家給全家人用。整個過程,我有點昏昏呆呆的…… 每一步都令我來不及反應、令我震驚:如果這就是生活,生活是為了甚麼?」

妮妮平日只可吃棕櫚樹果實,那是一種在極端乾旱中生長,肯尼亞北部人民一般找為作糧食的果子,可是果肉很乾、很少。

「究竟是我們擁有的太多,還是妮妮擁有的太少?」

Sindy又跟妮妮採摘棕櫚樹果實(eng’ol seeds)、敲打果子取肉。她心想:這些果子,吃再多,也不可能吃飽的!陪妮妮回家,只見在破爛簡陋的茅屋裡,家徒四壁。「這些畫面,我在電視上見過很多次,但身處當地,親眼看見小朋友瘦骨嶙峋,臉上沾著蒼蠅,大人眼內無神,我還是感到非常心酸。」

改變 是有可能的

除了探訪妮妮,Sindy也到肯尼亞南部探訪了有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工作的社區,看到的景象,卻有天淵之別:那裡處處有綠油油的土地,有引水道,有水井,大人孩子的臉上都有精神,有笑容。

妮妮全部「家當」只有幾本筆記和幾件衣服。問到妮妮將來想做甚麼,她說:「我想做老師,並想將知識教導媽媽。」

對比妮妮一家絕望的眼神,Sindy肯定地說:

「助養絕對能夠幫助他們!對於貧窮人,我深信『能看得見未來有希望』的推動力很重要。」

「我帶了一條新裙子送給妮妮,這份禮物算不得甚麼,卻希望帶給她正能量,追尋理想。」Sindy看著妮妮穿上自己所送的裙子,細心為她整理,妮妮報以燦爛的笑容,那一刻,Sindy重新反思「滿足」是甚麼。


助養兒童 ‧ 滿足

從助養者眼中看見孩子的需要,其實很基本:營養食物、清潔食水、教育機會等;只要一個微小的助養行動,你便能為他們帶來希望,也同時為自己帶來莫大的滿足!

每月HK$270助養一名兒童,你可以支持宣明會在貧困孩子的社區推行「區域發展項目」(ADP),工作範疇包括:

農業糧食

幫助長遠穩定糧食生產,
保障兒童營養和健康

水利衛生

建立水利衛生設施和提高衛生常識

醫療保健

改善醫療服務,
提高疾病預防和健康保障的知識

教育升學

協助改善學校設施和教師培訓

經濟發展

提高社區經濟活動,協助家庭提高生計

關愛保護

提高兒童保護和權益的知識,
免受剝削和侵犯




 

滿足生活小智慧

助養者千里迢迢到訪肯尼亞,除了體會到非洲孩子的需要,亦詫異發現當地人在資源缺乏下,用小智慧滿足生活需要,竟然如此有創意!

巨型螞蟻山

肯尼亞人很懂得與大自然共存,連螞蟻也給予生路!探訪路上經常看到這些小山丘,有幾米高,其實它們是螞蟻的家園(螞蟻山),經年累月用泥土加上螞蟻自身的分泌物粘合堆積而成,是非洲其中一樣自然景觀。


關於氣候變化、肯尼亞和北部情況:

  • 厄爾尼諾氣候現象,令氣候變化的威力加劇;連續兩年極端天氣,導致非洲東部、南部近100萬名兒童患上嚴重營養不良。
  • 在肯尼亞,因氣候變化而影響長期糧食供應,現時有160萬人口糧食不足;而營養不良則導致國內26%的孩子發育遲緩。
  • 嚴重的乾旱,對肯尼亞北部打擊尤深。一些地方已經超過一年沒有雨,猛烈的陽光加上四十度以上的高温,令很多小溪和河流枯乾。

香港世界宣明會為一有限責任形式成立的基督教救援及發展機構,旨在為貧窮的兒童、家庭及社區帶來長遠的改變。
© 2017香港世界宣明會版權所有 | 有關善款之運用及監管,請按此進入捐款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