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窗

標籤:

南蘇丹

社區同心 杜絕埃博拉病毒

有些南蘇丹人認為埃博拉病毒是假的,有些更說這只是瘧疾的併發症而已。如果某些觀念和習慣深深植根於文化,社區要推動改變以預防埃博拉等致命疾病的傳播風險,就變得更困難了。好像食用野生動物的肉可以感染嚴重的疾病。然而,在南蘇丹不少部族中,野味是社區傳統活動中常見的美食。而且,有些人非常嗜食野味,認為比一般家畜的肉更有益健康。

在接壤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延比奧,當地教會的祖馬牧師說:「在我們所住的社區,握手是愛的象徵。因此,每次教會崇拜結束,我們都會握手。然而,這卻是傳播埃博拉的途徑之一。」

當地的人開始擔心,倘若拒絕握手,別人會怎樣看待自己。祖馬牧師補充說:「不過,這也證明他們現在知道了這個疾病,並作好準備。」

「社區的參與讓我們可以持續地預防這個疾病,這在南蘇丹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在1976年和2004年都經歷過相同的情況。」宣明會在西赤道地區的埃博拉預防工作統籌查理斯說。

查理斯接著說:「應付埃博拉,有賴大家合作,也需要很多資源。我呼籲同胞們攜手合作預防埃博拉病毒傳播。只要大家齊心,便可以緩和埃博拉病毒的侵襲。」

五十五歲的伊莉莎伯則說,自從鄰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埃博拉病毒後,適應新的生活方式並不容易。但疫症在社區引起關注,也正好提醒大家要小心其危害和威脅。

伊莉莎伯說:「現在,我鼓勵家人要提高警覺,只要覺得不舒服或出現埃博拉疾病的病徵,一定要到醫院檢查。」目前,宣明會在西赤道地區提供檢疫服務,包括九個邊境關卡、一個隔離病房、五個病房及一些健康院。

在南蘇丹部分族群的文化中,喪禮時家人會坐在先人的遺體旁邊,甚至觸碰著遺體哭泣。在安葬前,家屬還會清洗遺體,帶來散播疫情的危險。

瑪嘉烈在延比奧關口的檢疫站工作,她仍然記得埃博拉病毒在1976年奪去了不少人的生命。她說:「當時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疾病,我很相信那次如此多人死亡,是與接觸屍體有關的。」

查理斯也說:「我已經在各方面好好預備家人,又幫助他們明白埃博拉病毒雖然危險,但是可以預防的。我還會確保他們勤洗手和注意衛生,並且避免做危險的行為,例如吃野味和接觸懷疑染病者的遺體。」

黎巴嫩

擺脫童工的危險與剝削

馬密特曾經在街上當童工,以致只有十歲的他十分堅強和成熟。他曾經每日八小時在黎巴嫩貝卡谷地的一個小鎮街上,販賣紙巾和口香糖。

馬密特說:「我沒有其他選擇。我的父母都沒有工作,所以,我要工作,養活家人。但這真的不容易呢,有些途人喝罵我,有些甚至想要打我。」

兒童淪為童工,在黎巴嫩並不稀奇。但自從鄰國敘利亞在2011年爆發衝突後,情況更為嚴峻。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和世界糧食計劃署合著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Syrian Refugees in Lebanon報告,指出五至十七歲的敘利亞難民中,百分之二點二為童工。為了減低他們面對的威脅,宣明會在孩子工作的街道附近,設立心理支援項目點,並鼓勵公眾關注童工的安危。同時,也轉介童工接受重點心理支援服務,又學習如何解決衝突、與人溝通及團隊合作等。

馬密特參與重點心理支援服務五個月了。項目社工米雪憶述:「他是其中一個進步得很快的孩子。他以前會在上課時說髒話、呼叫和打其他同學,但現在他變得平和及友善了。」

米雪非常滿意馬密特的進展,她說:「我們不但幫助馬密特改變他的行為,還協助他參加識字和算術班,他已經開始學習讀寫,更第一次寫出自己的名字呢!」

宣明會與其他機構合作,推行保護兒童項目,期望藉此減低童工面對的威脅,以及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增強自我肯定和抗逆力。

馬密特的父親哈馬在2013年帶著家人,從敘利亞拉卡的家鄉逃到黎巴嫩。礙於年紀和職位有限,哈馬難以在黎巴嫩找到工作。他說:「我們不得不讓馬密特去工作,因為人道救援機構的資助不足以維持生活,我們很需要額外的收入。但是,我現在很希望馬密特可以繼續讀書,所以我們都叫他不要再工作,專心讀書。」

提到他接受心理支援和上課的中心時,馬密特說:「我很喜歡這個地方,還認識了很多朋友。我希望有一日可以成為老師。為了達成這個心願,我一定會繼續讀書。我很開心,因為宣明會幫助我脫離工作,鼓勵我開始學習。」在宣明會的幫助下,馬密特和其餘三百多個曾經淪為童工的孩子,現在終於找到對將來的盼望了。

標籤:

宣明人語

一點一滴也不可少

作者:Isabel Gomes(宣明會外務與資源發展高級總監)


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札爾難民營,宣明會開設公共廚房,讓婦女可以因應子女和家人的需要,預備膳食。
廿五歲那年,我身在安哥拉,面前站著一群剛剛逃離戰火的人,他們有的仍然是孩子。我懷著既緊張又興奮,既恐懼又鎮定的心情,與他們分享和平及其如何影響我們的生命時,我就知道我畢生都不想再做其他的工作了。從事人道救援工作至今已經二十年,我亦沒有想過轉投其他行業。這分工作曾經引領我到世界上一些充滿危難的角落,包括東帝汶、利比利亞、蘇丹、巴基斯坦、印尼和莫桑比克,並讓我學會了四件事情:

一、縱使我們看不見希望的緣由,但希望仍然尚存。那些我遇上的人,他們堅毅不屈的精神,時常鼓舞著我;我也認識到勇敢的男女和孩子,他們雖然面對著困境,仍然努力尋獲力量,堅持下去;我亦見過無數孩子,他們唯一擁有的就是身上穿著的衣服,但他們仍在追逐著用膠袋製成的足球或用鐵線扭出來的輪子玩具,只想當一陣子的孩子。

二、我們懷著破碎的心在工作。我親身聽聞的一些故事、一些人的經歷,依然縈繞心頭,破碎著我的心。身為母親,很多時候看到受助的女孩,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女兒一樣。我最近到過莫桑比克,認識了一名十二歲的女孩,她的父母在颱風伊代吹襲時,不幸離世。她自此肩負起父母的職責,照顧弟妹。我不禁想起她的母親,雖然我們素未謀面,卻因著那分同為人母的本能,希望竭力保護我們的孩子。

三、人的善心無窮無盡。數月前,我到過孟加拉科克斯巴札爾難民營內的一個公共廚房。那兒的難民雖然擁有的不多,卻在我離營前,為我預備了食物。我吃的時候,他們還流露出真摯的笑容。他們因著能夠善待他人而深感滿足,雖然經歷艱困,仍然願意與人分享所有的。

四、愈來愈希望做得更多。隨著我遇到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就更渴望竭盡所能,幫助他們重新站起來,正如德蘭修女所說:「我們覺得自己所做的,不過像海洋中的一滴水。然而,少了這一滴,海洋也就缺少了一點。」

宣明會的話

宣明會亦留意到一些弱勢群體,由於缺乏資源而難以獲得防疫用品,包括外科口罩和消毒搓手液等。看見困乏,我們盼望能夠伸出援手,幫助基層的兒童和家庭,以及社區裡最有需要的.......

世路思潮

「好忙,但忙得開心,見到咁多人來捐血就好開心。唉,前幾日,你都唔信,姑娘 多過捐血嘅人,心都寒晒,⋯⋯」一邊捐血,一邊聽姑娘講。前一晚,網上傳來多個相同訊息:血庫.......

專題

我們每年也許都會為自己訂下目標,再將目標轉化成為每星期、每天或指定時間內要完成的事項清單(To-do List),以便有計劃地逐一完成。其實,對世界各國而言,也有.......

苦難中同行

在阿富汗,十四歲的班妮什(化名)已經懷上了第二胎,數年前由於家鄉飽受衝突和旱災影響,父母難以養活家人,賣女兒既可以解決家庭債務問題,也可能讓其他子女吃飽。

捐款何處去

在2019年,世界各地繼續應對天災和衝突帶來的禍害,印尼發生的大地震和海嘯,重建工作至今仍未完成。受敘利亞和緬甸若開邦衝突影響,數以百萬計的難民仍然未能歸家。

人物專訪

劉志雄牧師是觀塘華惠神召會的主任牧師,他也是宣明會的助養者,而他帶領的華惠神召會,多年來支持宣明會的各項緊急救援工作及其他捐款活動。2015年,劉牧師帶領會友參加.......

中國心

十三歲的秀秀是個羞澀、安靜的女孩,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秀秀跟媽媽更親近,因為從小到大媽媽照顧秀秀和哥哥比較多。而爸爸的精力更多放在家庭的生計上,再加上爸爸.......

助養樂

上學用功讀書,取得好成績,固然是一件美事,然而,課室只是人生其中一個學習的場所,日常生活還需要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因此,宣明會鼓勵助養兒童參與各類課外活動,培訓他們......

孩子篇

十二歲的衛爾雅(Wavinya),她的名字取自力量的意思。人們或會認為,對於小腿天生彎曲而無法走路的孩子而言,這個名字是個不尋常的選擇。